2)第134章 天主教_灭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能变成质地更为坚硬的钢材。

  在李自成生活的后世,这是初中化学中所学的内容,只要向熔融的铁水中注入氧气再加热,让碳、硫等杂质形成气体逸出即可。

  原理虽是简单,问题是如何才能得到较为纯净的氧气,现在的大明,根本没有相关的科学技术,原材料是最大的问题。

  不过,如果这样的问题,已经被大明解决了,那么李自成让工匠们制造的m1841,也就算不上先进的火器了。

  他沉思片刻,要么分理出氧气,要么用其它的原料代替氧气。

  脑中觉得问题就要解决了,但恍惚之间,就是找不到问题的突破口,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倒是可以得到大量的氧气,但低温高压,这样的条件显然无法具备,如果用实验室制法,不但不能得到大量的氧气,原料同样是一大难题。

  李自成思量很久,突然灵机一动,空气本身不就是最好的氧气来源吗?虽然氧气的含量只有两成多点,但只要反复向炼铁炉中灌入空气,作为有效成分的氧气,就会被不断利用,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氮气,因为性质较为稳定,在炼钢过程中完全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既要向炼铁炉中不断冲入氧气,又要让多余的、氧气含量低的空气排出,炼铁炉上必须增加出气口,让空气在炼铁炉中充分流通,这就像是水田养殖,有抽入净水的进水管,也有排出污水的出水管。

  李自成立即找来主官铁匠的刘方,让他将大明的炼铁炉进行改装,在进气孔的对面,增加一个排气孔,同时向炉内不间断补充新鲜的空气,对现有的生铁回炉重炼。

  刘方不知道李自成的用意,但李自成既然说了,他也只能照办。

  初步解决了钢的问题,李自成还要面对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击针撞击底#火的问题,但他思索半天,却是苦无良策,总不能回到点火的老路上。

  也许西洋人已经解决了这问题,李自成只能暗自叹息,可惜,这样重要的技术,西洋人是绝对不会透露给大明的。

  西洋传教士!

  李自成猛然想起,在大明时代,随着西洋海商东来,伴随着他们的还有西洋传教士,这些传教士都在教会学校受过良好的教育,特别是对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有独到的见解,实际上现在的西洋,只有教会才有足够的财力开办学校。

  大明时代最为有名的传教士,后世都是赫赫有名,关键是,他们不仅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有着对神学的虔诚态度,更有着良好的品质,大名鼎鼎的利玛窦、汤若望……

  李自成内心一震,汤若望这个本该最能推动大明科技发展、为徐光启极为赏识的传教士,此刻似乎就在陕西,趁着他没有被徐光启挖掘之前,必须找到他。

  让李自成最为头痛的是,汤若望并不是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