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9章 温柔乡_灭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宁军统属的区域急剧扩大,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李自成总是担心西宁的现状被朝廷探知。

  为防讯息丢失,泄露西宁的军事秘密,现在所有的讯息都是以密信的形式书写的。

  密信的书写十分简单,是李自成在后世的时候,传递情书的一种形式,实际上是对付不尊重个人隐私的老师、家长的一种方法。

  书写密信时,铺上两层信纸,心里需要倾诉的话写完后,毁去上层那张有字的信纸,而下层的那张信纸,只留下一些肉眼看不见的痕迹,与新的纸张并无任何区别。

  受到信件的人想要看到纸张上的字迹,只要将白纸喷上清水,完全湿润后,字迹便清晰可见,与上层毁去的那张信纸上的内容一般无二。

  若是要收藏这份信件,也是十分安全,等纸张完全晾干,字迹便再次失去形迹,即便被家长、老师发现,面对一张无字的“天书”,也是无可奈何。

  李自成之所以看重陇右,因为陇右与西宁地区只隔着黄河,地理上十分接近。

  朝廷将来出兵西宁,一定会经过陇右。

  王安平的游骑几乎全部集中于陇右,一方面是查探朝廷大军的讯息,为西宁军提前预警,另一方面,便是收集陇右各个卫所、府县的讯息。

  西宁军再要扩张地盘时,西宁以西是青藏高原,甘肃以北、以东是荒漠,都不适合农耕,在没有足够的骑兵、没有储备大量粮食的情形下,根本无法扩张,能守住现有的疆土就不错了。

  陇右是西宁军唯一可以扩张的方向,无论是为了防守自保,还是将来拓展疆土,李自成都必须紧紧盯住陇右。

  据王安平传来的讯息,现在的陇右,并不像陕北高原,干旱并不严重,如果任其自然发展下去,百姓应该能够温饱。

  但高迎祥等陕西盗贼,也是看中这片土地,为了养活属下军队,都是将大本营迁往陇右,上次李自成从米脂逃往甘州的时候,便是在此遇上了老回回的贼兵。

  经过曹文诏的征剿,盗贼早已逃亡一空,但农田、粮食、人口、卫所等,都因为这场战争,遭到严重的破坏,尤其是粮食一项,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李自成倒是希望趁着陇右民心不稳的时候,率兵渡过黄河,一举将陇右收归囊中,但仔细思索片刻,暂时还是放弃了。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粮食。

  经过一年多的退牧还耕,包括甘肃在内的西宁地区,粮食已经能够自给,甚至还有少量的节余,士兵、百姓都不用担心挨饿,但余下的粮食也是极为有限,现在都成为西宁军的战略储备粮。

  “美洲三农”虽然产量巨大,但现在只能做为种子,留待下一年种植,一句话,西宁军并不能给陇右的百姓提供足够的粮食。

  还有一个原因,如果西宁军出兵陇右,一不小心,就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