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2章 东征陇右(二十八)_灭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崎岖不平,不时有山石阻挡在路途上,人马可以通过,但装载粮食辎重的车辆,却是颇为艰难。

  为了加快行军速度,李自成舍了辎重部队,只带着马有水部和三四千战俘前行,让押运粮食辎重的辅兵缓缓而行。

  进入关山深处,道路越发难行,虽然还能见到官道的痕迹,但当道的山石却是越来越多,山势也是盘旋不定,时而急冲峰顶,直视云霄,时而回旋往复,又俯冲谷底。

  李自成锁了眉头,一直在思索脚下的道路,如果是这样的山路,将来运输粮草的时候,的确十分困难,大量的粮食会消耗在运输的途中,天命军比不得朝廷家大业大,无论是运输的人力,还是粮食本身,就禁不起大量的损耗。

  唯一让李自成有些安心的地方,便是山谷中早已开辟出官道,虽然损毁严重,但路基却是计较宽阔,如果重新修筑这条道路,难度倒是降低了许多。

  按照这个时代的标准,最好的道路,便是官道,乃是夯土而成,使用大量的人力,将黄土一点一点夯实、夯平,甚至连小草都难以生根、发芽。

  这种官道也可以穿越山谷,先在山谷中开辟出路基,再用黄土覆盖路面上的碎石,最后用人力将黄土夯实了,就是军队、商贾、百姓选哪个最为喜欢的官道。

  但这种官道也有着致命的弱点,由于运输的问题,道路上的黄土不可能太厚,时间久了,碎石就会露出来,就像现在这样,官道要么重修,要么废止。

  即便是在平地上,官道也不耐雨水,不用说梅雨季节,哪怕是淅沥沥的小雨,也会让黄土路变得湿滑,甚至泥泞不堪,行人勉强尚可出行,但运输粮食辎重的军车,以及运载货物的商车,就只能在半途趴窝了。

  李自成想要修筑道路,主要是为了运输粮食,这样的官道,他显然不满意。

  既然这个时代无法解决问题,李自成便将目光投向后世,后世的康庄大道,主要有两种,一是柏油马路,二是水泥大道。

  柏油马路的主要材料是沥青,沥青来源于煤、石油冶炼的残渣,天然的沥青极为罕见,更重要的是,这个时代,连煤、石油、沥青是何物都不知道,又怎会冶炼煤和石油?

  这条路显然走不通!

  唯一的一条道路,便是水泥了,李自成依稀记得,在自己的宝贝记录中,似乎就有水泥的生产工艺。

  解决了关山道的补给问题,虽然只是远景规划,李自成的内心也是轻松起来,一路上除了观测山道的情势,也顺带着看看山中的风景。

  也许是山中的气候较低,季节来得晚,满山谷的野花野草,像是“漫山红遍”的仲春,牧草似乎还是头茬,长势极为旺盛,李自成心中一阵悸动:山谷中牧草如此丰盛,云水、双喜部的骑兵,应该不缺少马料吧?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