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5章 信徒与宗教_灭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远万里,最初来到黄河两岸定居的时候,不过百十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不但没有被汉人同化,反而以婚姻为诱导,同化了不少汉人、土人,人数达到数千之多,恐怖教的凝聚力,由此可见一斑。

  从短期目标来说,李自成要消灭大小土司,让属地上的所有百姓,向天命军纳粮纳税,从长期目标来说,李自成最终要建立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避免像俄罗斯、南斯拉夫那样,因国内民族#矛盾导致国家分裂。

  信教的民族,百姓特别狂热,凝聚力也是特别强大,即便亡国,百姓也会凝聚在宗教大旗之下,要掌控这样的民族,要么消灭他们的肉体,要么消灭他们的宗教。

  太多的杀戮,不仅有违天和,也会损失大量的门口,在这个科技极度落后的时代,人口的数量,是综合国力最重要的指标,李自成需要扩军,需要百姓种植粮食,所以,他主要选择了第二天道路——消灭恐怖教,以及其它的宗教,代之以统一的现在宗教!

  如果没有消灭信徒的肉体,就想直接消灭一种宗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信徒狂热的血脉,不会因为国家的灭亡、个人生活的窘境而发生任何改变。

  因为犹太教的存在,犹太人被阿拉伯人灭国数百年,最终还是在原先的国土上,建立了以色列这个国家。

  恐怖教信徒马和,全家被杀,自己成了战俘,被阉割后成了永乐帝的宫中太监,他可以忘记自己的父母,却没有忘记自己的宗教,他的一生,唯一的愿望便是去恐怖教的圣地朝拜。

  得到永乐帝信任的马和,被赐“郑”姓,架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七下西洋,后人以为他是帮助永乐帝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实际上他是在实现自己的“朝圣”梦想。

  最后一次下西洋时,郑和积劳成疾死于归途中,他遗嘱的归属,不是他的家乡云南,也不是他曾经风光过的北京,而是葬于南亚次大陆最南端的古里王国——一个下西洋才结识的地方,当时恐怖教的圣地之一。

  要想让信徒割裂宗教,必须先诋毁、污蔑旧的宗教,破坏它在信徒心中的形象,然后以新的宗教取而代之。

  所以,李自成才选择天主教。

  天主教相对温和,即便在欧洲,对后世的政治生活也没有多少影响,这是他看中天主教、与汤若望一拍即合的最重要的原因。

  以统一的天主教代替各种宗教,以大汉民族博大胸怀归化所有的边缘民族,让边缘民族消失在汉人的洪流之中,这就是李自成不惜用经济、行政、军事手段推行天主教的根本原因。

  尽管与汤若望出发点不同,但两人殊途同归,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希望推广天主教,所以暂时没有根本性的矛盾,无非是西宁地区的天主教,究竟由谁掌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