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43章 动了南迁的念头_灭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有前面的高官才有机会上香,跟在后面的官员们,因为要追赶朱由检的步伐,直接无视张开大口的香炉。

  王承恩搀扶着朱由检,走过十八级台阶,便是巍峨的祾恩殿,红色的底墙,明黄色的琉璃瓦,从大殿门口,便能看到金丝楠木圆柱。

  这种金丝楠木是云贵特产,每颗楠木都是两人合抱,树龄都在千年以上,这样的楠木,一共有六十颗,据说建造大殿的时候,永乐帝唯恐被“钉死”,不允许使用一颗钉子,全部依靠楠木之间的榫节之间自然连接而成。

  大殿正中间,是永乐帝的铜像,栩栩如生,一尘不染,还是生前威武的样子。

  朱由检甩开王承恩的手,趴在铜像前恭恭敬敬叩了三个响头,也不等后面的群臣,先自起身后,却是用阴戾的目光瞪着铜像:当年如果不是永乐帝立下“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规矩,或许迁都南京的事,比现在要容易的多!

  难道君王非得死在社稷吗?

  他的内心不住地颤抖,为免朝臣们看出来,一把搭起王承恩的手,绕过永乐帝的铜像,从后门而出。

  祾恩殿的后面,照例有铜炉、石炉,但这里是不允许进香的,朱由检并没有停留,而是直接进入方城、明楼。

  这是一种二层的结构,底层的方城是石城,天门内供奉着永乐帝大红色的牌位,从上而下是九个大字:大明成祖文皇帝之墓!

  上层的明楼是一座红墙黄瓦小楼,典型的单檐歇山顶,檐角飞起上翘,凛然有升空之势。

  朱由检照例拜了永乐帝灵位,口中念念有词,如同道家捉鬼,迟滞片刻,转至灵位之后,沿着楼梯登楼,从二平台转角后,终于登上明楼。

  明楼北面的宝鼎山中,便是永乐帝与徐皇后的灵柩,可能是永乐帝不希望别人打扰,明楼的地基与宝鼎山之间,隔着一道宽阔的浅沟,普通人根本无法直接迈过。

  朱由检立在明楼上,面对修理得整整齐齐的宝鼎山,灵柩就在侧前方,目光所及,能看到一角。

  朱由检的脸上,庄严肃穆,谁也不知道他的心中在想着什么,他没有用云梯攀过宝鼎山,甚至没有三跪九叩,只是远远地向灵柩行了注目礼。

  明楼上的地阶太小,只有几名重臣随在朱由检的身边,群臣只能站在台阶上,一直延续至天门之内。

  朱由检停滞片刻,便在王承恩的搀扶下沿着台阶原路返回,官员们们远远跟在身后。

  出了洪门,天色还早,朱由检又祭拜了献陵和景陵,方在龙山脚下扎了营,官员们不敢擅自回城,只能以朱由检的营帐为中心,远远地四面扎营,将朱由检的大帐包围在中心。

  十二陵祭拜完毕,已经是初二的午后了,回到京师,已经是下半夜,年龄大的官员,早已浑身散了架,入城之后,急急拜别朱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