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52章 失传的永乐大典_重生之都市捡漏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候。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富有独特的节奏韵律。

  它被誉为“二十八骊珠”,被古人称为“天下法书第一”与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被乾隆合称为“三希”,且此帖列于首位。

  仔细看了一阵,陈三顺终于确认了下来,虽然仿得很逼真,但只有形,没有神,骗一些刚入行的还可以,像他这种大师,三分钟就能辨认。

  不过,这仿品看起来有些年代,估计是明清一代的书法家临摹的,也算是古董,能有这种水平,估计能值二三十万。

  陈三顺对这仿品显然不太感兴趣,继续往下看。

  都是一些书法字画,基本上没有真迹,就算有,也是当代的一些书法家写的,吸引不了他。

  最后,陈三顺的目光落在了一排书上。

  这些书都有些古老,有好几本是风水书籍,也有基本历史书,古代人物典籍之类的。

  原本陈三顺想一眼扫过,然后换下一个货架。

  然而,就在他一眼掠过的时候,突然四个大字涌入了他的眼中,他忍不住往回看去。

  “嘶~”

  确认之后,陈三顺倒吸了口气。

  “永乐大典!”

  陈三顺将书名念了出来,迫不及待地将书取出。虽然,他已经知道不是真迹,但依然很激动,因为即使不是真迹,只要是明朝的副本,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存在。

  永乐大典是明高祖朱元璋第四个儿子明成祖朱棣所创,这书被誉为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决心修一部巨著彰显国威,造福万代。

  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

  《永乐大典》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永陵,但大典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毁于火灾和战乱,也有相当一部分,被后人以修书之名窃走,现如今仅存800余卷,而且散落于世界。

  其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

  陈三顺翻开首页看了看,这纸质的确是明朝常用的印书纸,装帧方式是,包背装手抄。

  全书3.7亿字,完成于明永乐五年,作者是解缙、姚广孝等。

  真迹肯定不是,但陈三顺觉得,很可能是明朝风副本,当初副本遭到浩劫之后,四处散落,至于这本永乐大典,刘锦江是从何而来,他不清楚。

  陈三顺非常喜欢,直接将这书拿下来,然后来到了刘锦江跟前。

  甄大生见状,倒是惊讶道:“这么快就选好了?”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