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16章 宋李唐采薇图_重生之都市捡漏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三顺看得出马大龙的惊讶,但没有多说什么,这个鉴定不是仅靠这招绝技就能判断的,要不然,大家鉴宝直接学横抱曲弹就行了,毕竟多难学,只要坚持,或许就能学会,比直接学鉴宝更简单。

  当然,横抱曲弹这招,除了后天努力之外,还存在先天因素,也就是所谓的天赋。

  陈三顺属于两者的结合体,既有天赋又有后天努力,对这些瓷器触碰和辨别有几万次之后,自然而然地练成。

  同时,能弹并非就能辨认,还得会听。

  而这里的会听,也是有很大的信息量的,那就是听得懂。

  听得懂的前提,是对各类东西熟悉。

  比如,一个瓷器,分为好几个品种的釉料,如钧瓷采用氧化铜为着色剂,在还原氛围中烧成红铜,用这样烧出的釉色中青中带红,如天中的晚霞。

  而明朝景泰蓝用料:松石绿。

  再如,元青花用料,大部分为苏泥勃青。

  而这个明永乐青花四季花卉纹扁壶,从工艺和风格上看,应该没有逃出元青花的范畴,所以,他的釉料,自然也是苏泥勃青。

  青花用料为苏泥勃青,因有“渗青”、“散浑”之特性,青色鲜艳,偶因渗青而有浓暗斑点,有水墨画之风韵,加以运笔潇洒,气势凌然,在黑色结晶斑映衬下,彰显出色泽清晰明快的特点。

  从扁壶的造型分析,我们不难得出其所蕴含的伊斯兰文化元素。

  这也印证了华夏瓷器发展史,有一种外来文化元素对华夏瓷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就是通过陆海两条“丝绸之路”带来的外来文化元素,其中影响大、时间长的,就是产生于西亚地区的伊斯兰文化元素。

  明朝的永宣时期,是华夏瓷业走向全盛的辉煌时期,这与明初解除禁海令、“帝王居中、抚驾万国”的积极对外政策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郑和远航带回的优质瓷绘原料“苏泥勃青”直接用于青花瓷的烧制,提高了青花瓷的品质,直接推动了瓷业的发展。

  “苏泥勃青”这种钴料出产于波斯伊朗一带,是当时阿拉伯商人与郑和进行贸易的物品。

  这种优质瓷绘原料在郑和七次下西洋之后便销声匿迹,如今已成为鉴定这一时期瓷器特征的标准。

  所以说,永宣青花瓷在发色上的成就以及明初瓷器的辉煌与郑和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是伊斯兰文化影响华夏瓷器的突出实例。

  再看看这个青花四季花卉纹扁壶,陈三顺发现其发色基本上跟资料里记载的一样,没有明显的异常痕迹。

  由此可见,通过曲弹辨别和釉料判定,九点九成是真品无疑了。

  “这个明永乐青花四季花卉纹扁壶,你要价是多少?”

  陈三顺直接问道。

  “一千八百万。”

  马大龙如实道。

  陈三顺一听,顿了顿道:“这个价格倒是挺厚道,但一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