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八章 文章双镇国,国学宫巡察来者不善_儒道读书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格局会很小。

  但却能写出无穷无尽的可能,能够引经据典的内容也很多。

  杜宁酝酿一下思路以后,开始破题献策。

  “君王之治在于朝,官吏之治在于民,民之治在于社稷,然孟子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臣以为然,欲治其国,先知其民所欲,而后整顿吏治,推行政令。”

  杜宁先是讲述了一遍皇帝、官吏,和百姓的关系,通常都是皇帝治理官员,官员治理百姓,百姓治理土地。

  这是一个治理的顺序。

  而杜宁认为,治理国家的要点不在朝堂,而在于最基础的百姓。

  你能让百姓吃上肉,那无论是官吏还是皇帝,伙食肯定会比百姓更好,不可能会差。

  反过来看就不一定了,皇帝和官吏大鱼大肉吃喝,不见得百姓也能过相同的日子。

  因此,杜宁站在百姓的角度答题,引用《孟子》所言,围绕治国主题献策。

  “民强则国强,民富则国富,民智则国智……”

  杜宁不仅说出了自己的治国理念,也提供了一个治国的思路。

  想要治理国家,首先得要站在百姓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百姓吃不起饭,你就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

  百姓需要一个有才干的人做父母官,就挑选清廉的官吏前往任职,这样一来就能顺应民心。

  民心所向、所往、所欲,才是治国的中心。

  有了这个中心,治理朝堂就有了一个标准。

  如此百姓兴旺,国家昌盛,何愁天下不能平?

  写完《治国策》的时候已经到了傍晚。

  才气跃动而出,高达四尺。

  文章镇国!

  但下一刻,这股异象就被圣庙的力量封住,以防止打扰到其他的考生。

  杜宁长长的松了口气,解决了这两篇文章以后,顿时感觉自己轻松了许多。

  经义和策论实在是太重要了,占据了太多的分数,只要拿下经义和策论,就有很大的几率中榜了。

  杜宁稍作休息,在吃过士兵送来的晚饭以后,去答剩下来的试卷。

  第二天上午。

  杜宁答完所有的试卷,又重新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以后第一个离开了考场。

  “好快的速度!那人好像是杜公子!”

  “杜公子居然第一个交卷,佩服!”

  “同为秀才班的学子,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

  “肃静!”

  监考官一声清喝,四下里的声音瞬间停住。

  …………

  科举结束以后,苏州文院就派人将所有考生的试卷统一送往长兴府,由长兴府文院的大学士考官进行统一的审批。

  下午。

  长兴文院的主考官领着多名官吏来到阅卷房,审阅起了考生们的试卷。

  “请众圣相助!”

  众人向圣庙方向一拜,就见众多经义与策论的文章才气显露,

  紧接着,大家选出了才气最盛的文章优先审阅。

  “大人,发现了一份经义与策论都是镇国的试卷!”

  “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