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7章 匈奴斩使!_末世灾变:我的熟练度面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大乾使者,实乃不知天恩,鬣狗也!”

  李明身为金科状元又是这么迅速的加封侯爷身份,在这京城之中还是十分有名的,他这一吼瞬间吸引了许多青楼上玩耍之人注意,听到了声音之后,许多人惊疑不定,但是不等他们反应,李明却面带气愤地回府而去,引得众人不解之余纷纷又情不自禁的开始议论纷纷分。

  毕竟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此乃自古相传的规矩,李明口中的匈奴斩杀我国使者的消息,实在是太劲爆了一些。

  只是还没听李明说清楚,他人就走了,让许多人心中一时好像猫爪一样难受。

  好在,没让他们等多久,仅仅几天之后,一张张告示榜文随之迅猛的贴出,最好的青楼之上,一篇金科状元,军机候李明的檄文随之广为流传!

  是的,在青楼传播!

  蓝星后世有网络的情况喜爱,如果某个人做的某件事,能够踩中某个敏感点,很可能就在网络上迅速发酵,而这个人也可能因此“一夜暴红”。但是古代没有网络。不但没有网络,也没有电话,通讯很不发达。不但通讯不发达,交通也不发达。很多人,就是出个县城都很困难。或许一辈子,他都没有出过县城一次。

  一些生活在边远地区的人,就是去县城走了一次,这件事都会一直成为他津津乐道的话题,让他回味一生。可是,古代虽然很封闭,但是还是有不少所谓的“网红”,他会迅速地就天下有名。比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样的话,就说明了,在古代确实有非常多的人,他们的名气能够迅速地传遍天下。

  不仅如此,而且我们还会发现一个现象。当下网络发达,但是现代人想出名,费尽心机都办不到,而古代交通通讯都不发达,却很容易就出名了。那么,古人究竟是依靠哪些手段出名的呢?

  (古代官方布告)其一,官方的布告。“布告”是一种非常形象的说法,就是把内容写在一块布上,然后四处张贴。这种情况,在古代极为普遍。而这种方式,也很容易让老百姓采信。这就相当于今天的“官微”。很多生活在偏僻地方的老百姓,大约也就是通过这些布告,获知朝廷的信息。官方发布的布告中,可能是一些高中状元的人。但更多的是一些通缉犯,或者是一些罪大恶极要处决的人。这种方式,在近现代还依然存在。某个人要被处决的时候,都会把他的事迹写在布告上,在他的名字上画一个大红叉。

  (苏东坡雕像)其二,知识分子的讲述。古代读书人不是很多。一般的老百姓,对读书人的话,都会很相信。而读书人,实际上就相当于是那时候的媒体记者,他们就担负着传播信息的作用。比如苏东坡当时写诗很出名,而且他的诗名当时就已经名满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