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一十二章 曹丕的妥协与无奈!_蜀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此,施用九品官人法,可以妥善派遣合适的官吏,一并管理地方事务,使当地文气民风得以恢复,臣下望殿下采纳此制度!”

  桓阶虽非大士族出身,然而也同意此制度。

  武德侯傅,哦不,现在或者应该叫齐王傅的郑称起身,说道:“先王提出任人唯才之后,选才风气乌烟瘴气,虽然招来不少谋士,可是这个选才方式,不是治国的长久之计,因为狡诈之人容易致使朝廷颠覆,也不易对地方行以教化。

  因此,“九品官人法”不仅具备矫正时弊的作用,也能够好好评选适当的人才。

  臣下以为,大王应当施行九品中正制!”

  接下来,又有些臣子上前发表意见,基本上都是同意的。

  曹丕将目光定格在曹仁身上。

  “大将军以为如何?”

  被曹丕突然一问,曹仁愣了一下,旋即苦笑着说道:“末将乃一介武夫,不知治国之策,只要是大王以为善的,末将定然赞同!”

  曹仁的这句话,倒是让曹丕的心情好了不少。

  “此事事关重大,得从长计议!”

  此事不好拒绝,曹丕决定使出拖字诀。

  闻言,陈群赶忙上前说道:“国内战事频发,国力空虚,而那汉中国却蒸蒸日上,若大王不行非常之法,焉能在大争之世中获得胜利?”

  “况大王有一统天下之大志,欲为九州生民谋条生路,便更不得不用此法了。”

  陈群此语,饱含深意。

  你曹丕不是想要代汉?

  要想代汉的话,不满足我等士族的要求,你这数战数败的履历,能成功?

  陈群此语,让曹丕的眉头紧皱起来了。

  “哼!”

  他冷哼一声,想到了之前一段不好的回忆。

  他继位之初,夏侯惇便病逝了。

  在夏侯惇的葬礼上,曹丕亲着素服,领着文武百官到邺城东门外发丧致哀。

  这次看似寻常的悼念活动,却在朝野间引起阵阵非议,许多人认为,曹丕给夏侯惇送葬的行为有失礼节。

  按照此前的礼法,君王从来不会轻易给任何一位大臣送葬,即便送葬也不会穿着素服,亲自送出城外。

  就算是权力地位非常高的同姓宗室,一般情况下君王也只会在宗庙门外哭祭。

  百官之所以揪住这件事不放,主要是因为送葬风波发生的时机太过敏感。

  当时正是曹丕继位之初,权力地位还没有得到巩固。

  先是弟弟曹彰率军夺权,后有青州兵哗变事件,在这个节骨眼上,百官对曹家的门庭出生旧事重提,可见当时大部分人并不认可东汉王朝由一个宦官、乞丐的后代取而代之。

  当然,以世族大家为首的旧势力并不敢和曹丕彻底闹掰,他们顶多就是借着为夏侯惇送殡这样的小事,对曹丕进行敲打,提醒他要保障世族大家的利益和特权,否则就无法得到百官的支持,皇帝的位子也就坐不稳了。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