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一十二章 夏公公的经济课_布衣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靖武十二年的春天来得有些晚,草原上大批牛羊死于漫长的严寒,克尔各人虽然四处抢掠,但还是遭受了严重损失。

  在李丹建议下,潘畅让色延、鲁颜两部部民坚壁清野后向边墙靠拢,自己带兵上前,在两部兵力协助下形成三面合围,逼迫士气低落、情绪慌张的克尔各人不断后撤。

  在冬季到来前也必汗退过了土河,他在北岸建立冬季营地并将兵力收缩。

  色延王子穆丹与鲁颜部大将疏密,各领五千骑兵组成两个机动兵团协助官军不断骚扰克尔各大营外围。

  作为回报,朝廷对两部有限接济的同时,允许他们以物换物购买粮食和饲料。

  在整个秋、冬季由朝廷派出专门的大臣组织商贾为两部各提供了十五万石小麦和六万石豆类、三万石其它谷物。

  交换条件是三十万石羊毛和十万石驼毛、马鬃,以及四万张羊皮和牛皮。

  这些物资转运到辽宁,又为移民们提供了八千个工作机会。

  而辽地出产的毛衣、毛裤、羊毛围巾、帽子、手套等不仅装备了军队,而且高端产品还销往河北和顺天府,成了官宦、富裕家庭喜爱的抢手货和过冬必需品。

  但是被困在土河边的克尔各人就惨了,饥寒交迫之下又听到和林被攻占,敌人骑兵已经出现在忽兰周边的消息,登时人心涣散。

  愤怒和失望让人失去了理智,在左参议哈勒木、总兵官拜图先后率部向潘畅投降后,一个流言扩散开来,说黄教大师的死是上天丢弃也必汗的标志。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也必汗被自己的亲卫队杀死。叛乱部队对他的亲信展开屠杀,大营里互相攻击持续了整夜。

  几天后,达鲁花赤热部迭里在六百里外奉也必的侄儿撒哥为汗,重新竖起大纛招募离散的部民,开始向北踏上返乡的道路。

  经过这样的巨变,克尔各已经从北方最大的一部厄古人沦为三流部族,总人口不超过十万。

  听说投降和俘虏的克尔各人达到十七万,李丹立即意识到如何使用和分配是个大问题。

  他敢肯定色延和鲁颜都贪婪地瞪着这块肥肉,但又不想把人口全部交给他们,肥了这班家伙对朝廷其实并无好处。

  在辽阳会见了哈勒木和拜图之后,李丹一面安排对克尔各人的赈济,一面去找了布政使姚庆和都司孙窦恩。

  最后孙窦恩同意吸纳六千人进入军队,并新建辽源、汉州、通辽、双辽四个军镇;

  姚庆也同意了李丹提出的充实抚顺、绣岩、九连城、凤凰城、金州、复州及宽甸各堡,建立东沟、庄河、本溪三城的计划。

  这样,除辽西道外,现有各城分配一千名克尔各人从事邮驿、运输、快传行业,辽南和辽东并允许其从事牧草种植、饲料和畜牧行业。

  军镇除去让他们从事运输、放牧,还吸纳部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