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八章 筹备讲学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八章筹备讲学

  而且陆揖或许在历史上并不是太出名,但是陆家的陆,在后世也是鼎鼎大名的。无他,陆深父子迁居的地方,就是上海陆家嘴。这里就是陆深选中的风水宝地,作为家族百年兴旺之基业。

  至于陆家有没有兴旺百年,只有陆家自己知道。但是陆深选地方的眼光,的确不错。陆家嘴也是因为陆家在此,才得名的。

  周梦臣不知道王世贞内心所想,不过,有一件事情他准备与王世贞商量一下,周梦臣说道:“有一事想要请教王兄,我欲邀请江南大儒,与苏州讲学,切磋学问,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

  气学南传,是周梦臣来江南的一大目标。

  自然要完全之准备,他与项家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泛泛,周梦臣不会太相信项家,但是对王世贞却是比较相信的。不仅仅是两人之间的关系,也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两人之名声。

  诚然,项元汴放在历史上也算是一号人物,不过,那是艺术史。但是王世贞就不同。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后世评价,都是鼎鼎有名的大学者。不过王世贞的领域更多是历史学。同样也是大诗人,大文学家。虽然王世贞在经学,也就是气学心学这类学说上有什么建树,但决计不会不知道。

  无他,古代大多大学者都是全才,只有造诣深浅,从来没有完全不会的地方。

  周梦臣需要从一个学者的角度来评估这一件事情。

  王世贞迟疑了一会儿,说道:“你我同科,我也拿周兄当自己人,不门户地位相见。今日我问一句,你真想如此?”

  周梦臣说道:“自然是真心如此,可以说,我道南传,是我多少年来的心愿。”

  王世贞说道:“道南难矣。自从南宋以来,各种学问都是江南发轫,传播四方。江南大儒早已习惯了如此。更不要说,阳明公的学说,早已在江南根深蒂固,我当初也是彻夜攻读阳明公的学问,唯恨此身晚矣,不能得阳明公之教,若能蒙教授虽死而何恨之。”

  “江南各地王学根深蒂固。周兄学说,我也读过,虽然也能自成一家,但不及性命大道,未免偏颇了。而今日之事,虽然江南各家迫于形势,不得不主动依附于你。但是未必没有想要下你面子。如果周兄想要讲学,是很容易,只需在苏州选一处场地,下几张请帖。估计很少有人不卖周兄的面子。但是想要完美收场,却是难了。”

  “比你而今的局面要难多了。”

  周梦臣自然知道这一点,他所在之地,可以说是心学的老巢。大家都谈朝政的话,自然无所谓,但是如果学问的话,就不一样了,比如王世贞,他虽然眼下之意,在学术上,他也是王阳明的粉丝,之前项元汴也是如此。

  心学风行江南,绝对不是虚言。

  可以说,但凡江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