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三章 徐徐图之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徐徐图之

  穿过这一片草荡。关于荒政的事情,也被周梦臣暂时放下来了。

  大海在周梦臣的面前舒展开来,直接蔓延到了天边。

  而一座盐场也呈现在周梦臣的眼前。

  这一座盐场,就是整个江北第一座盐场。

  远远的看上去,就好像是稻田一般,在海岸之上,形成一道道方格状水池。这些水池就是盐田。总体上来说。就是将含盐量比较高的海水引入盐田之中,借助日照增发。

  然后根据海水的浓度,引入不同的池子之中,然后分析出来,就成为大片片的白色颗粒。也就是海盐。

  周梦臣对此还算满意。

  盐田技术来源,有两处,一处是福建的熟练盐工。毕竟汪道昆作为福建巡抚。在很多方面支持周梦很的工作。而福建的晒盐法在元明之际,就已经存在了。

  另外一处,自然是周梦臣的弟子们。有几个大同书院出身的弟子。此刻能捧着厚厚的笔记本。给周梦臣讲解具体情况。

  而林润却是满眼不可思议的看着眼前的东西。

  特别是那些盐工大多是操着福建口音,更让他有些不可思议。因为林润也是福建人。

  只是作为福建林家出身。他混的圈子与这些盐工所在的圈子,差了十万八千里,谈不上没有正眼看过这些盐工。但的确么有认真交流过,或者确认过晒盐法。

  而今看着大片盐,不经过任何燃料的蒸煮。就这样出现在眼前。本来就有一些震惊,他更想不到,这样的技术,既然是他家乡百姓的杰作。更是震惊非常。

  如果说,林润不相信,晒盐法那是假的。

  林润倒不是相信晒盐法,而是相信周梦臣。

  周梦臣在大明官场之上,有命的是点石成金。很多神奇的办法,层出不穷。有一个晒盐法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只是,他万万没有想过,这晒盐法是这样的。

  他之前,只是相信周梦臣所之晒盐法应该是胜过煮盐法,但是而今才发现,这哪里是胜出,简直是革-命性的超越。

  林润说道:“晒盐需要几天?”

  一个盐工说道:“回大老爷的话,这要看时候。看天气。如何夏天最热的时候,四天就能出盐,如果冬日的话,十几天也能出盐,不过,也要看天气,如果一下雨,很多事情都要重来。”

  林润指着眼前一块一两亩地的盐田,说道:“一次,能出多少盐?”

  盐工说道:“这不大好说,但是一般也有上百石吧。”

  林润一愣。大明沿海有多少煮盐的盐场。林润一时间都说不上来。

  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大明有两淮,两浙,长芦,河东,福建,四川等盐运司。除却几个内陆的盐运司之外。其余的盐运司下面都有大大小小不知道多少盐场。

  今日这个盐场,规模并不是很大。

  毕竟从周梦臣决定推行晒盐法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