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五章 日暮途穷,我将倒行逆施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五章日暮途穷,吾将倒行逆施。

  久别胜新婚,周梦臣夫妇又是亲热,又是说话,反反复复折腾了半夜。周梦臣第二日起来,难免晚了一些。

  刚刚起来,就听外面人说道:“张居正张大人,一大早就到了。而今在书房等着。”

  周梦臣不由说道:“怎么不叫我?”

  下面人说道:“是张大人不要打扰的。”

  周梦臣也顾不得其他,立即去了书房。

  却见张居正在书桌之前,在宣纸上写下一首诗:绿遍潇湘外,疏林玉露寒,凤毛丛劲节,只上尽头竿。

  周梦臣瞄了一眼,说道:“好一个咏竹诗。”

  周梦臣在古代久了,作诗还拿不出手,但是鉴赏水平倒是有了一些,张居正这一首诗,虽然通篇不见一个“竹”字,却处处扣着竹写,可不是一篇咏竹诗。

  张居正说道:“过奖,这一首诗,是我当年考秀才的时候写的,其实有些不合式,不过赖顾师青眼,勉强取了。所以我对这一首诗记忆很深刻,今日闲来无事就写出来推敲一二。”

  周梦臣听了,微微一愣,说道;“果然神童啊。”

  周梦臣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张居正是十三岁中进士。

  说实话,在周梦臣看来,张居正这一首诗,在水平之上,但是要说多好却是未必了。但是如果这一首诗,与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联系在一起。给周梦臣的印象也只有一个了。那就是神童。

  张居正说道:“不敢当。我现在觉得,这一首诗,最后一句有些不大妥当。太露锋芒了,却不知道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我在荆州见过老竹,比一些树木都坚韧,但是这一杆尽头竿,却不知道能不能成为一根饱经岁月的老竹啊。”

  周梦臣一听,算是明白了。

  张居正文采很好,但是他从来不觉得文才是治政之要,同样他也知道周梦臣秉承的也是这个原则。当然了,因为周梦臣有一首送别。也算是名篇在外,让张居正对周梦臣的文采有些误判,觉得周梦臣的文采也是极好的。

  当时,这个时候张居正绝对没有闲工夫来与周梦臣谈论什么诗词,还是一首,张居正十三岁写的诗

  果然是有所指的。

  周梦臣在大同的所作所为,可以称作凤毛丛劲节,只上尽头竿。

  真是得了好大的风头,一举将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陷于旋涡之中。

  张居正作为朋友其实是在委婉的提醒周梦臣,你而今的这个做法有些不大妥当。

  周梦臣微微一思索说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我平生行事,仰慕文丞相。以文丞相绝命词自勉。遇见难决之事,就翻出了反复读,我有没有做到仁至义尽?可不可以庶几无愧?”

  “大同的事情,我敢肯定我做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