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章_遨游影视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是七郎学问精深,经常去馆阁请教学问嘛?怎得会来咱家书塾。”

  “这……儿媳就不知了,不过这是黄七郎亲口的。”

  两个大人面面相觑,寻思着黄青的目的。而旁边的明兰,放下汤碗,瞪着圆圆的眼睛,左看看右看看,一副不明所以却又认真吃瓜的表情。

  ……

  寿山伯府。

  黄袁氏也一头雾水,纳闷道:“七怎得突然想去盛府念书?”

  黄青早有准备,见母亲问起,把之前准备好的答案和盘托出:“母亲容禀,此也是孩儿思虑良久。

  孩儿毕竟出身将门,之前在馆阁行走时,尝受那些文官刁难,国子学又乌烟瘴气,太学内也是文官把持。

  所谓科举之路要有良师,也要有益友。

  我打听到,盛叔父曾机缘巧合下救过一位老安人,她的儿子正是以教学擅长、桃李遍下的庄大儒,似这等文人往往以笑傲公侯为荣,颇有古之风骨,想要请他,实属不易。

  救母之恩,盛家又连续几年邀请,逢年过节礼数做得很是周全,方才打动这位庄先生,答应在盛府内开设家塾以育人子弟。

  这是位良师。

  盛家的嫡长子盛长柏,母亲此前也见过,实是内心正直、待人真诚之人,加之其好读书而又不死读书,这样的人,算得上益友。

  又因盛家与我家算得上沾亲带故,不会刻意怠慢了孩儿,所以思来想去,去盛家书塾读书最佳。”

  黄袁氏听到文官针对,先是气氛,后又无奈,听到最后,她也深觉请一位专精科举教导的名师是件多么困难的事。

  于是点头道:“我儿想的周到,为娘这几日便去拜访盛家祖母,把读书的事情定下!”

  像庄学究这种懂得因材施教,又教出过多个进士的名师,早就在京城闻名遐迩。

  多少名门贵族想要请他出山而不得,没想到盛家家塾竟能请动这样的名师,委实在汴京城内露了一把脸。

  盛紘也没料到,自己在汴京城内打响盛家招牌的第一炮,居然是靠着这个家塾。

  因着这个家塾,初涉首都官场的盛紘很是得到不少上司同僚的善意,也收到了不少饶请托,言及希望能够送家中子女过来念书。

  盛紘起初还有些意动,他初至汴京,虽有恩师和王家的背景,终究还是摆脱不了官场根基浅薄、人脉不足的新人困境。

  他本打算慢慢积累缓缓图之,可想要得到称心的官职,或是获取晋升的政绩,却着实不容易。

  现在有个捷径摆在面前,不动心那是假的。但很快,他就硬着头皮找了些借口都给推了。

  谨言慎孝滑不留手的他,不想让自己的官声染上污点。挟救命之恩让大儒为自己官职晋升铺路,事好做,话可不好听。

  再,家塾里也不是没大佛!

  齐国公府的公爷,是走得庄学究的路子,与自己官声无碍。

  而黄青则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