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一章 盛府家塾_遨游影视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的称呼,被好朋友夸奖,不需要虚情假意客套。

  只是他仍有疑惑,望着黄青不解道:“水之又怎会对宁远侯府了解的如此详尽?”

  黄青半真半假道:“我若陛下把皇城司交给了我打理,我查阅文案知道的,则诚以为如何?”

  盛长柏根本不信这套辞,开玩笑道:“水之慎言啊,皇城司历来可是由太子监管的。再,他们也没有权利监察百官吧。”

  黄青笑而不语。

  仁宗当然没把皇城司交给他管理,但与皇帝几番沟通后,却在物流体系中留下了监察地方舆情的权利,并把皇城司内那些探查官情民事的地方“察子”接收了过来。

  此举有利于皇权统治,仁宗也就半推半答应了,反正这个机构只有探查和上报权利,根本没有执法权,且不需动用国库资金。

  而黄青也能在这些上报的信息中,真正了解目前大宋面临的问题以便思考解决方法。

  来自后世的黄青,深刻明白信息的重要性。

  与盛长柏作别后,黄青回到寿山伯府,让亲随吉祥着手准备读书的一应器具,他即将要迎来新的“学校”生涯。

  ……

  自古至今,只要想真正学到知识的学生,都会起早贪黑,认真汲取养分。

  只有那些拎不清的,才会玩命的推崇快乐教育,但是学习本身就是一件苦差事。

  卯时二刻(早上五点半),晨光熹微,盛家家塾内却已响起朗朗读书声。

  一群少年少女左右错开,各坐一侧,俱是摇头晃脑,拉长的语调中,似是读出了圣贤书的韵味。

  黄青也试了下,有些头晕。不过对于长期埋案苦读,颈椎不好的学子来确是有奇效。

  庄学究坐在“明心见性”的牌匾下,认真翻阅着几个学子递上来的各种文章。

  名师之所以是名师,就在于懂得因材施教,所以先了解学生是什么“材”料,是名师的首要工作。

  “水之,你且过来。”

  庄学究把黄青招呼到身边,指着他的文章道:“水之的文才我早有耳闻,读书人四句更是连老夫都自愧不如,但若想科举致胜,不仅仅是要把学问做深,还要有广博的资粮、娴熟的技艺。

  你的文章虽写的鞭辟入里,但从字里行间,老夫却发现你在积累上还是欠缺了火候,之后老夫会列个书单,还会把历年的雄文予你,水之仍需戒骄戒躁。”

  黄青心中不由佩服,不愧是名师,一眼就看出了自己的不足。

  他有着后世的经历,知道宋元明清的诸多学术思想,这些思想在当下可谓惊世骇俗,每每讲出都能震撼全场。

  可真论及积累,黄青不过堪堪把科举的基本典籍背熟了而已。

  但是真正的科举却不会这么简单,这里面有太多的条条框框需要注意。

  就拿经义文举例。

  首先是破题,在破题时,人和物都不可以写出原名。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