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375章 新的平衡_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是犯上,陛下,臣弹劾邗国公李伟嚣张跋扈,以权谋私!”

  詹徽跟着说道,矛头直指李党之首李伟。

  栗恕跟着附和。

  然而两人话音落下,朝中群臣却并没有像之前那样蜂拥而上弹劾李伟。

  何礼因为“士绅一体纳粮”的事,立场有些摇摆不定。

  与赵瑁同样出身詹事府的郑克新,在赵瑁被发配戍边后,就对李伟隐隐有种畏惧,此时也不敢多言。

  其他的御史言官倒是有一些出言弹劾的,尤其是地位仅次于韩宜可的右副都御史汤友恭更是积极,但有韩宜可和道同等人压着,御史言官中出言的也并不算多。

  两方一时争执不休,朱元璋目光扫视,眼神中闪烁着凌厉的光芒,过了片刻,突然出声向余熂问道:“余熂,你觉得呢?”

  原本事不关己沉默不语的余熂,听到突然被点到名字,顿时一惊,连忙出班拱手:“回陛下,臣……臣觉得……”

  余熂心思急转,犹豫不决,吴沉王杰和詹徽栗恕等人也都将目光集中在他身上,巨大的压力让他冷汗都快冒出来了。

  这两边他都不想得罪,尤其是吴沉等人这边,从前的数次争斗最后结果都是李伟胜出,让他对这位邗国公颇为忌惮。

  朱元璋见他臣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顿时大怒:“连这点事都拿不定主意,你这个吏部尚书是怎么当的?”

  余熂浑身一颤,连忙拜倒:“臣知罪,请陛下责罚!”

  “哼,废物!咱看你这个尚书也不用当了,回家种地去吧!”朱元璋冷喝。

  余熂闻言,心下不仅没有失望,反而轻轻的松了口气,这尚书他早不想当了。

  “臣遵旨。”余熂叩拜。

  朱元璋冷哼一声,便将目光从他身上移开,转而看向詹徽道:“今后吏部就交给你打理了。”

  詹徽闻言顿时大喜,赶紧跟着拜谢道:“谢陛下隆恩,臣必不负所望!”

  吴沉和王杰等人见此不禁脸色微变。

  本来有李伟的威势压着,加上他们几个鼎力支持,李党在朝中还能支撑的住,但现在陛下突然扶詹徽上位成了吏部天官,这就让他们有些压力了。

  然而这还不是结束,只要朱元璋随手挥退了詹徽之后,又将目光看向那个都察院的汤友恭,道:“自韩国公归养后,都宗院的主官一直空着,就由你暂代吧。”

  听到朱元璋这话,汤友恭比詹徽还要更加惊喜。

  他只是右副都御史,韩宜可还在他之上,本来按照位次也应该是韩宜可先升左副都御史,他顶多紧随其后升右副都御史,但是现在朱元璋却是直接越过韩宜可,将他提拔成了左都御史,这真是意外之喜!

  “谢陛下!臣今后定会廉洁奉公,竭力全力报效陛下,报效朝廷!”

  汤友恭激动的拜谢道。

  吴沉和王杰等人见此,心中更是一沉。

  朱元璋这态度已经摆得很明显了,就是在提拔他们的对头打压他们啊!

  大殿上的其他众臣见此也心思活络了起来。

  不过想到之前李党数次遭受打压又死灰复燃,而针对李党的官员不是被杀就是被发配流放,他们也不禁有些畏惧,不敢轻易表明态度。

  不过现在有詹徽和汤友恭这些人带头反对,李党已经处在下风了,除非李伟能再登上朝堂,像上次那样大发神威,或许还能扭转,否则仅凭吴沉等人,是无法再在朝堂上压制群臣了。

  朱元璋在提拔完了两人之后,才回到正题上,道:“这些士子虽然挺不错的,但也缺乏理政经验,就让他们先入翰林院吧,一甲授修撰,二甲授编修、检讨,余者入各司观政,留待后用。”

  “是,臣等遵旨!”

  詹徽率先答道。

  吴沉等人也跟着应是。

  这么安排也好,翰林院是朝廷的人才储备机构,先进这里面养望,今后再进入朝堂前途也更加光明。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