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章 养廉银的引导_大明:寒门辅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宗鲁的话引起了众人的注意,两位尚书也将目光投向顾正臣。

  顾正臣坦然一笑,微微点头:“没错,三大院设置的初衷,是为了改善句容百姓的生活,让他们家有余财,能缴得起两税,吃得起饱饭。另外,不至于遭逢灾年、荒年便毫无自救之力,只能等待朝廷救援。”

  “顾知县大义!”

  唐宗鲁肃然起敬,行礼过之后,不等顾正臣还礼,便追问了一句:“敢问县衙在这笔买卖中抽利几多?”

  顾正臣很想破口大骂,这家伙前面还和颜悦色,这转身就开始递刀子啊!

  官场险恶,不是说说而已。

  顾正臣没有避让,直言:“句容三大院所有生意所得利,分为三份,其中五成拿去发给三大院做工之人,以资激励,以殷其家。县衙取走两成,如县库作养廉银等其他用处。剩下三成,则专给工房及工房召集的徭役、做工之人。”

  “养廉银为何物?”

  工部郎中唐俊有些意外。

  唐宗鲁知唐俊前段时间外出,不在金陵,不知句容事,便帮着解释道:“养廉银是句容县衙独创,以县库之银补贴官吏,使其不因俸禄微薄、困顿而取民、害民,据说一个胥吏每个月四贯钱呢。”

  唐俊心猛地揪了起来,想想自己那可怜的米袋子,很是羡慕句容的官吏,连忙问道:“这——陛下可知晓?”

  李敏咳了一声,颇是郁闷:“陛下自然知道,只不过我们就不要想了,句容的养廉银是顾知县开源而来,非源自盘削百姓。咱们工部,可没地方开源去啊……”

  黄肃点了点头。

  这些事不是什么秘密,朝廷中羡慕句容官员待遇的很多,可没人因此弹劾顾正臣。

  原因很清楚,顾正臣下发的养廉银是顾正臣自己凭本事赚来的,不是提取原句容县衙县库的钱发的,顾正臣完全可以拿着一大笔钱自己逍遥快活,可他偏偏将这些钱,公开归入到县衙县库,专作养廉银之用。

  这种方式,类似于用自家的钱补贴官吏,按理说是不合规矩的,可皇帝偏偏默许了。

  但这种方式在其他地方是不太可能复现的,尤其是金陵。

  要知道,这笔钱首先是自家出,然后进入县库,之后作为专项养廉银,以朝廷名义下发。

  这也就意味着,哪怕是金陵有富户想自掏腰包给官吏发补贴,那这笔钱也是直接给皇帝、给户部,然后以朝廷俸禄的方式下发下去。

  至于是谁掏的这笔钱,给了多少,不去户部翻一翻账册,是没人知道的。

  何况,这世上哪里有这样的傻子,掏钱给朝廷,自己损失了利,连个名都没有?

  世人讲究的是名利双收,若是名利双输,谁人愿意去做?

  顾正臣当了个傻子,可谁当第二个顾正臣?

  退一步说,顾正臣那点钱拿到句容县衙,给胥吏一年半载的养廉银没问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