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二十九章 胡惟庸的陷阱_大明:寒门辅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沐英目送朱标离开,转身看向沉默的顾正臣,愤恨不已:“官吏为了一己之私,竟不顾百姓死活,当真该杀!”

  顾正臣打起一碗酒,咕咚咕咚两口,放下酒碗,哈了一口气酒气:“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这个问题困扰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几千年了,我们应该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沐英没有办法。

  这种事,皇帝都没有招。

  粮食产出就那么一点点,拿什么解决果腹问题?

  遇到饥荒,只能看当地官吏是否有作为。

  只是——人心难测。

  地方为了地方利益,官吏为了自身利益,欺上瞒下是常有之事。

  顾正臣想象着北面的饥荒,想象着人在冰天雪地里死去,而在金陵,很多人在享受冬日的清闲与惬意。

  如同割裂的世界,一面饥寒交迫,一面酒肉加身。

  可身在金陵的顾正臣无能为力,只能看朱元璋的手段了。

  不得不说,朱元璋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君主,当日晚间,顾正臣就从沐英口中得到了消息:

  朱元璋下诏,命兵部尚书刘仁,户部主事尚质前往真定府赈灾。

  这是一个很有玄机的安排。

  按照正常逻辑来思考,赈灾这种活户部是主力,和兵部着实挨不上边,何况真定府那里也没有民变的消息传出。

  可老朱偏偏安排兵部尚书领衔,户部只是派了个主事辅从,这就意味着救灾虽然是个事,但更主要的事是收拾人。

  顾正臣不在意老朱这一次会杀几个官员,死一些贪官污吏不是坏事,朝廷既然介入了,饥荒总是会控制住。

  真定府距离北平很近,北平又是北方军事重镇,囤积着大量粮食,抽出来补充下真定府不是什么难事,大不了开春之后,从南面再运一批粮食至北平。

  蒸馏,这是大事。

  顾正臣闲着没事,就待在家中一边蒸馏一边教导沐春、沐晟,对于沐英偷了一坛烈酒的事也不介意。

  第二天午时,沐英摇晃着头疼不已的脑袋,不断埋怨:“这酒是好酒,只是为何二日会如此头痛?”

  顾正臣也不解释,继续蒸馏,直至三日后,才得到了五坛高浓度酒精。

  因为酒精度数不同,酒精密度也不同,顾正臣记得医用酒精密度,经过反复测算比重值,计算出了酒精含量。

  虽不敢百分百确定是七十五度,但想来差别有限。

  确定下来之后,顾正臣找来酒坛子封了起来,古代的密封技术过关,不需要担心挥发问题。之后的问题就是确定在蒸馏频次,写出来具体的蒸馏办法,给出测算方式,这些东西顾正臣不可能一个人握着,自己是要当官的,不是酿酒的。

  何况酒精事关明军军士生死、战力,自己一个文官拿着这东西干嘛,主动交出去还能换点好处,藏着掖着,很可能换一张西行单程票。

  在完成第二批酒精蒸馏之后,顾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