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五十三章 办法总比困难多_大明:寒门辅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达是一个克制的人,烈酒佳酿,说饮三杯就三杯。

  他做到的并不只是不贪杯,还有不贪其他,这是他明哲保身的秘诀。

  徐达看着顾正臣,拍了拍大腿,平和地问:“你认为元廷与大明攻守之势如何?”

  沐英对顾正臣微微点头,这是来自魏国公的考校。

  顾正臣知道这次考校关系着自己在徐达心中的印象,思索了下历史,正色道:“魏国公,眼下大明为守,元廷为攻。然这种态势终会改变,大明转守为攻的时机,将会一步步成熟。”

  “具体说说。”

  徐达身体向前倾,颇是在意。

  顾正臣起身,捡了一根树枝,在地上划了几笔,指了指说:“魏国公,眼下元廷退居塞外,然势力仍大,兵力仍广,野心不死,其犯边入侵将在未来十五年内成为常态。只不过元廷在塞外草原,虽有兵马,但论综合之力,远不如大明。”

  徐达微微皱眉:“综合之力?”

  顾正臣点了点头:“没错,综合之力!战争胜负,虽决于战场,但真正决定王朝命运的,还是综合之力,人心,后勤,城防,武器,战马,铠甲,人丁、食盐、铁器等等,都是战争的参与者。从这些来看,元廷远远比不上大明,也没有大明的底蕴,其综合之力衰落是可预期之事。”

  “此消彼长,大明综合之力超出元廷指日可待。不过综合之力决定的是持久战,要想在战场之上正面击败元廷骑兵,还需要仰仗骑兵,这个过程较为漫长。除此之外……”

  徐达叹了一口气:“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是吧?因我岭北败给了王保保,导致大量骑兵折损。朝廷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补充大量战马。虽然现如今有了庐州马场,引民养马,只可惜,速度太慢了。”

  顾正臣看着面色有些落寞的徐达,沉声道:“魏国公,除此之外,唯有一途。”

  徐达眼神一亮,急切地问:“你说什么,除了骑兵之外,还有其他之法?”

  顾正臣凝重地点头:“确实有。”

  “是何办法?”

  沐英也着急起来,追着问。

  顾正臣看了一眼沐英,转向徐达,注视着眼前锐利的双眸:“这个方法魏国公并不陌生,军中作战也有使用,那就是火器。”

  “火器?”

  徐达顿时泄了气,连连摆手:“你怕是不知,这火器不适合打骑兵,尤其是大规模骑兵军团作战,火器的作用极是有限。”

  顾正臣询问:“为何如此说?”

  徐达摇了摇头。

  沐英也有些沮丧:“你见过军士用的火铳,想要击发,不仅要填充火药,压入引线,还需要填充铁子、碎石子,这个过程至少需要十息,而十息之内,骑兵足够跑个近百步,可火铳的射伤距离,不过三五十步,这也就意味着火铳面对骑兵时,只有一次出手机会!”

  徐达面色凄然:“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