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三十章 华云龙之死_大明:寒门辅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毛骧低着头,一脸惭愧地退出华盖殿,转至无人处,脸上浮现出笑意。

  自己将奉旨整顿羽林卫!

  朱元璋拿出一份文书,这是沐英所写,上面详细记录了顾正臣如何鼓动句容卫军士士气,并将顾正臣关于军队信仰的事完完整整写了出来,末了还加了一句评语:

  臣以为顾指挥佥事策,可兴全军,利江山稳固!

  朱元璋看完文书之后,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自己打天下,军士的信仰是什么?

  明教?

  弥勒?

  不,是为了吃饱饭,是为了填饱肚子。

  虽说红巾军打着“小明王”的旗帜,以复宋来号召军士战斗,可这都不是信仰,只是空洞的口号。

  宋没了百年,见到宋时代余光的老人都死绝了,没几个百姓知道宋是繁华的还是憋屈的,是美好的还是差劲的。

  四方征战,靠的是军纪,军威,靠的是一次次的胜利!

  武将的威望,统帅的威望,军士纪律的约束,杀敌才能吃饱饭,才能活下去的处境,是军队战力的关键。

  随着自己消灭了一个又一个敌人,随着韩林儿沉在水里淹死,大明彻底与明教、白莲教划清界限,将其定义为邪教妖人。

  信仰,大明军士有什么信仰,有何信仰可言?

  宋濂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种口号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在北伐时期确实极大鼓舞了士气,消除了北伐途中许多抵抗。

  这是当时全军,乃至全天下汉人的共同信仰,对吧?

  可如今大明开国第七个年头了,鞑虏虽没有完全消灭,可中华已立,大明已立,万民有了自己的田地,自己的家园,此时在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已有些不合时宜,也未必能振奋人心。

  信仰!

  朱元璋看着空旷的大殿,许久之后,将目光收回,落在文书之中。

  顾正臣说的对,军队必须有一个信仰,而这个信仰,是自己,是大明皇帝,是大明王朝!

  忠诚于君主,忠诚于大明皇帝,忠诚于大明王朝!

  找到这个信仰,自己便可以完全控制军队,甚至是自己之后,朱标也能牢牢控制住军队!

  用什么作为信仰?

  顾正臣提出的是“杀敌报国、马革裹尸、开疆拓土、觅个封侯”,在自己看来,应该将“忠于皇帝放在第一位”!

  朱元璋不是没被将领背叛过,也不是没被亲人背叛过,徐达、李文忠这样的心腹戍边练兵,自己都睡不安稳,隔几个月便会将这些人叫到金陵来。

  哪怕是华云龙犯了点错,自己也要将他从北平喊过来。

  因为他们是武将,粗鲁一点,欺负百姓一点,欺负文官一点,自己看在他们的功劳上,可以适当宽恕。可若是做了不应该做的事,脚踏入了不该踏入的地方,那就需要严惩。

  忠诚是第一位,若没有了忠诚,其他都是虚假的。

  朱元璋想明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