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三十七章 社学问题,沿海四所_大明:寒门辅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社学做成买卖,大明官吏的操作是这样的:

  你想读书?

  还没钱?

  不行,没钱读什么书。

  你不想读书?

  有钱吗?

  有啊,那行,不用去社学了,点名的时候我找人给你答到。

  你家有钱,又没空去读书?

  忙着放牛、搬粮食?

  你得去读书,干放牛娃多没前途,必须去读书,爱谁放牛谁就放牛去。除非你给我点好处,否则你几个儿子都得去社学。

  所谓的“受财卖放,纵其愚顽,不令读书”,便是明初社学失败的真相。

  顾正臣要搞泉州府的初等教育,要办自然就办成,要不然浪费那么多钱粮人力,折腾孩子干嘛。但这事能不能办成,需要老朱发句话才行。

  在金陵时,忙着卖货、宝钞、开海筹备等事宜,没考虑社学问题,但现在不能不考虑了。

  顾正臣看着想大干一场的李烈,摇了摇头:“社学需要延后,眼下不是大兴社学的时候。”

  李烈吃惊地看着顾正臣,语速快了起来:“朝廷已下诏之事,府衙怎能迁延?事关教化,岂能不尽早为之?顾知府,无数百姓眼巴巴地渴望着孩子能读书识字,明事理,懂孝悌……”

  顾正臣端起茶碗,在李烈说完之后,问道:“李教授,你熟悉《大明律》吗?”

  李烈愣住了,不明白顾正臣是什么意思。

  顾正臣看向杜三佳与王敬:“杜训导、王教喻,你们二人启蒙时,先生可让你们背诵过律令条文?”

  杜三佳、王敬摇头。

  启蒙阶段,学得都是一些简单的内容,像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然后才是《论语》、《大学》等书籍。

  顾正臣敲了敲桌子,肃然道:“陛下明令,社学当以《大明律》为主要课业,兼修儒学典籍。在陛下没有收回这个命令之前,泉州府不立社学。”

  开了社学,孩子们来了,怎么教学?

  学个“白”字,白昼的白,组词是“白昼抢夺”,造句是“凡白昼抢夺人财物者、杖一百、徒三年”?

  难道还要告诉孩子们,凡兄姊殴杀弟妹、及伯叔姑殴杀侄并侄孙、若外祖父母殴杀外孙者,杖一百、徒三年?

  《大明律》这玩意是专业人才工具书,让还不认识几个字的孩子去翻这种书根本就不合适,还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不是打多少下屁股,就是砍脑袋,这学上得惶恐。

  顾正臣见李烈还想说话,摇了摇头:“此事我会奏知陛下,恳请陛下将社学教化要务转为儒学典籍。李教授,你若当真想振兴泉州府教化,可以从今日起做筹备。”

  “筹备什么?”

  李烈问道。

  顾正臣淡然一笑:“五十户一社,泉州府有三万九千二百六十户,需要设置七百八十余社学,李教授可曾想过泉州府有这么多儒师吗?”

  李烈紧锁眉头。

  泉州府三十万人,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