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9章 发明奖和专利费_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处,不仅拥有了“开创历史先河”之美名,同时还给孙家弄了一笔不小的入收来源。

  从长远来看,一举两得。

  对于朝廷来说,又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个,便是得了一个利国利民的好方子,可以大搞大明基业,进一步巩固明光帝的统治。

  第二个,别人想要水泥方子,得花钱买,对于朝廷国库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明光帝也不是傻子,稍微算一笔账就知道,全国的路修起来,肯定要花不少钱,但若是把方子卖给别人,让别人来修……

  不仅路修好了,朝廷还能白赚一笔钱,何乐而不为?

  第三个,孙家开了历史先河,以后若有同类事件,朝廷可按“旧例”处理。

  虽说不能让全天下的人都学孙家,但总有一部分会心动,到时候朝廷手里还怕没有好东西?

  即使有人不愿意给,朝廷也有话说:我又不是白拿你瞧似的,又是“发明奖”,又是“专利费”,都这样了你还不愿意交出来,难道是想造反不成?

  大帽子一扣,那不是任朝廷处理了?

  这些,都是孙家跟明光帝谈的。可以说,明光帝在白得了一个方子以外,还得了一个全新的“思维模式”,对于其巩固皇权极为有用。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孙家的大功可不就只是单纯的“水泥方子”而已。

  孙家得到明光帝的重用,也变显得理所当然了。

  而这,也是顾清菱早就知道的。

  她知道这个功劳有多大,同时也知道这份功劳得冒着多大的风险。就像之前所说的那样,姚家根基太薄弱了,不太适合背负太多的“功劳”,所以她需要拉拢一大批人脉。

  孙家,也是她拉拢的人脉之一。

  这份功劳看似很大,孙家也冒了极大的风险。

  毕竟谁也不知道明光帝会不会采纳这个意见,万一他要是不采纳……

  仅赁“有重用匠人之嫌”这一句,就能让孙家人头落地。

  士农工商,古人的三教九流之说,不是开玩笑的。

  所幸孙老爷也是聪明人,他在与明光帝说话的时候,从来没有碰触“匠人”这个字眼,只说方子。他在京中多年,混于清流一派,对于明光帝的脾性多少有些了解,哪些能碰,哪些不能碰,他心里多少是有数的。

  因此,这一关过得有惊无险。

  最终的结果,也是好的。

  当然了,也不排除这个“时机太好了”,正好碰到大皇子妃有孕,而大皇子妃有孕前正好试用了顾家的“生子秘方”……

  种种因素交杂在一起,明光帝也想卖姚家这个亲家一个“面子”,也就有了这种奇效。

  “大皇子妃有喜了?!”顾清菱惊讶。

  她是将生子秘方送到了京中,但是……

  百香阁的“养生丸”还没卖到那里去吧?

  她这几个儿媳妇有喜,那是在灵泉的加持下,那么大皇子妃有喜,那就真的纯粹是“运气”了。

  姚大夫人笑道:“嗯,我爹来信的时候,京中已经传遍了。人人都说老太君娘家的‘生子秘方’好,比那些乱七八糟的生子秘方管用多了,还不伤身,想要求孩子的人家,都想着试用一下……还有人抄录下来,想要传给子孙后代。”

  “这也太巧了……”顾清菱说道,“大皇子妃有喜,那是人家缘份来了,关我娘家的方子何事?就是这金陵,那么多人用了我娘家的方子,也不见个个有喜啊?他们啊,把这方子捧得那么高,也不怕失望。”

  “那有什么办法?谁让事情就是那么巧呢?就算大皇子妃是母子缘份到了,可落在大家眼里,大皇子妃就是用了老太君娘家的方子才有喜的,但凡盼望多子多福的人家,哪个不想试试?何况老太君娘家的方子又不用吃什么特别的东西,又不伤身,即使没什么效果,试试也没什么。”姚大夫人说道,“就是我娘家的亲戚,都没办法免俗。”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