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 六部之主,天子剑出!_大明:你个暴君,竟成了千古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田地,也是维持王府酒池肉林的底蕴。

  退还一亩地,就代表少喝一口美酒,少幸一个美女。

  这对“枯燥无味”的王府生活,是极大的打击。

  只是。

  三位国公,等了好久,盼了好久,依然没等到陛下的反响。

  那无数封王谏,入了宫,就像是石沉大海一般,什么涟漪都没有泛起。

  就在三位国公思考,要不联合文官集团和皇室联合向宫里施压时,一则传闻在坊间流传开来。

  陛下曾言,假如清丈田亩国策无法顺利推行,那就效仿刘裕诛刁家。

  勋戚中、皇族中,有些焚书坑儒的存在,不知道刘裕诛刁家是什么典故,但很快,就有明白人给予了解释。

  天下田地,任民之力,自取之。

  刹那间。

  国朝官员、勋戚和藩王,纷纷闭上了嘴。

  流言。

  不会空穴来风。

  况且还是这么巧。

  必然是高坐龙椅那位的授意。

  咬牙切齿之后,只能思考别的法子,来应对清丈田亩国策。

  国朝无数官员的师爷,勋戚的门客,王府的幕僚,因此愁白了头。

  然而。

  留给乡绅、小吏、官员、勋戚和皇族的时间不多了。

  内阁,阁房。

  刘次辅将自己那份儿政务,均分给了李首辅和谢阁老。

  “希贤,你这一去,我和于乔再在政务上有不同意见,就糟糕了。”

  李首辅半开玩笑道。

  紧急政务,军国大事。

  是要内阁进行票拟的。

  以前三个人,票拟很简单,要么二比一,要么三比零,通过,或者不通过,都能在内阁内决定。

  这刘次辅一走,两个人,就容易形成一比一,谁也说服不了谁的尴尬局面。

  “清丈田亩之事,先从京畿之地展开,只要不是特别紧急之事,都能让人快马送于我,我予以票拟。”

  刘次辅回之以玩笑,摇摇头道:“若是不成,国朝明君在位,内阁凡有不决之事,皆可呈入宫中。”

  随着杨一清、梁储、杨廷和,这些原属东宫和绝对忠于陛下的人踏足六部尚书之列。

  可以说,完全属于陛下的朝廷,已然诞生。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辈新鲜一辈陈。

  再等到他们这些老不死的离开国朝中枢,先皇的中兴之治,就会彻底转变为陛下的盛世之景。

  “这倒是。”

  李首辅唏嘘道。

  陛下对国朝,就像是那刚撕破黑夜的太阳。

  而他们,就像是黎明前最后那几朵乌云。

  太阳,屹立不朽,乌云,终会散去。

  “户部那,就拜托宾之多多照顾了。”

  刘次辅不无担心道。

  次孙的能力。

  是不足以担任一部尚书的。

  他离京后,要是没人盯着,必然会惹出大乱子。

  “我会让天赐(中书舍人李梦阳字),多去户部理事。”

  李首辅点点头道。

  老友就这一个孙子,可得看好,不能死了。

  再说。

  让爱徒多去户部理事,提前熟悉六部事务,对以后踏足九卿之列也有不小帮助。

  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希贤,小杰即将入京,你不再等等了?”

  谢阁老笑道。

  刘次辅三子刘杰,得圣眷入大理寺为卿,也是国朝九卿之一。

  这刘家三代,一位阁老两位九卿,显赫至极,可谓国朝第一家族。

  作为立志打造属于国朝世家的他,羡慕到了极点。

  “不了!”

  刘次辅眼中流露出一丝温柔,叹了口气道。

  舐犊情深。

  而他。

  正是在为子孙做事。

  陛下有汉武大帝之风范,国之大幸。

  但对他而言,只希望有一天,儿子、孙子触怒陛下后,陛下能看在他为国朝清丈田亩,立下大功的份上,留下一命。

  一念至此。

  刘次辅坚定了下来,取过天子剑,踏出了内阁。

  国朝,起风了!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