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五十二章:帝国成立,设内阁_唯一战胜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代内阁属于虽无宰相之名,却权力胜过宰相,而且可以限制皇权的一个机构。

  明代设立内阁,内阁权力很大,也正是如此,皇帝十几二十年不上朝国家都不乱掉,明代实际上已经走上了一个变相的君主立宪时期。明代内阁到了张居正时期到达巅峰状态,显现出了极高的权力。

  游正斌出任中华帝国内阁首辅,陶成章、阎锡山、吴彦章出任内阁次辅。

  这个任命是夏钧亲自拟定的,游正斌勤勉听话,进步也很大,足以胜任内阁首辅。陶成章老成持重,虽然比较保守,但却是必不可少。阎锡山则老谋深算,深谙中庸之道,很多头疼的问题可以交由他去处理,吴彦章则是原工业部长,未来走的是工业路线,吴彦章出任内阁次辅,主要处理工业上的问题。

  教育部部长的工作则由章太炎接任,工业部部长由甄玉成担任,甄玉成是刚从学校里毕业两年的大学生,在基层磨练了两年,被夏钧以火箭速度提拔了上来。甄玉成理论知识过关,又极具奋进精神,作为夏钧的得意弟子,在此人才稀缺之际,自然是能够以火箭速度直接蹿到工业部长上面。

  阎锡山被任命为内阁次辅,这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阎锡山本并非是最初的一批元老,竟然蹿到内阁里去了,这也意味着阎锡山未来将是中华帝国的核心高层之一了。

  当然这也与阎锡山将他的资产全部卖给了华东集团有关,若是阎锡山还拥有庞大的个人资产,那是完全没有上升空间的。

  游正斌发表了就职讲话后,三为次辅也陆续发表了就职讲话。

  中华帝国的体制结构基本上确定了下来,以帝国元首为领袖,帝国元首掌控军政大权,内阁则负责处理政务。

  再下面则是各部门,处理自己的份内之事。

  帝国成立之初,总是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和落实的。

  宗教问题上,夏钧提出了立道教为国家,限制佛教敛财的政策,基本上也就是学习南洋共和国的政策。

  这份议案随即被送到了刚成立的内阁,游正斌与三位次辅商议了一番,认为南洋共和国的宗教对待政策确实有可取之处。

  佛教既然为出家之人,衣食温饱国家自可为其提供,但其不可聚敛社会财富,想要钱先还俗。

  “完全禁止佛教敛财是不太可能的,因为香客多会施舍钱财,不如把和尚在寺庙之外的敛财行为禁止,而在寺庙之内香客的钱财则收归国有,再留一部分给他们修缮寺庙。可以专门成立一个佛教机构进行管理。”阎锡山说道。

  “这个办法不错。”

  “附议。”

  内阁很快写上建议,然后让人送回夏钧手上,夏钧看了这个内阁批复,盖上帝国元首大印,正式生效。

  内阁很快下令成立‘佛教管理总办’,这个机构将对国内的佛教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