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9章 朱见深的霸气初露_土法造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先不说那匈奴突厥,就说本朝朵颜三卫也不是初设了,更况且太宗文皇帝设立的三千营,历经洪武、洪熙、宣德、正统四朝!”

  “哦,对于你们文臣来说,迎回传国玉玺,外夷内附就是名垂青史,彪炳史册的大事,我大明皇太子亲帅幼军开疆扩土,威压外族就无足轻重,那战果就可以随便的抛弃?”

  “哦,他鞑靼在战场没有得到的东西,你们却要在谈判桌上拱手相让,还得让孤王还有陛下感恩戴德不成?”

  “敢问一句,各位是不是要重演当年靖康年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此话一出,朝堂之上所有的人,无论是耄耋之年王直王老爷子,还是新晋的头铁性直的御史们都不管三七二十一的齐刷刷的跪倒在地上,垂下自己高傲的头颅,默然不语。

  就如同是汉承秦制,唐承隋制,无论是汉朝对秦朝分崩离析经验教训的总结,还是唐朝对隋朝的反思,大明朝和他们一样,只不过他所选择防微杜渐总结经验教训的朝代是宋朝!

  谈及宋朝就不能不说靖康之耻,这特么别说有点血性的汉子了,就算是读书读到狗肚子里去的文化人说起来也是恨的牙根痒痒。

  毕竟现在的中华民族还没有经历奴性同化三百年的满清王朝!

  虽然朱见深对于跪倒在自己面前的王直王老爷子,陈循陈阁老,于谦于大爷,还有其他一些头发都花白的老臣感到于心不忍,但是他知道,有些事,作为一个底线,必须要划下一个道。

  趁着现在的文臣势力还没有膨胀到无以加复的地步,给他们一个道德……不,是身而为人的底线。

  “孤王想要诸位记住的是,从我大明太祖高皇帝开始,无论是太宗文皇帝还是我宣宗章皇帝,都信奉一点,能在战场上自己拿到的东西,就不要去弯下自己高贵的腰去捡那嗟来之食!”

  “腰杆子一旦弯了,再想直起来,就难了!”

  “你们只看到传国玉玺以及内附这些面子上的东西,你们何曾注意过我大明多少年没有朵颜三卫了?”

  “复置朵颜三卫,我大明要付出多少?”

  “与这些付出相比,我大明从他鞑靼哪里得到了什么?”

  “却胡三百里的新大宁城也要放弃吗?”

  “万一,你们精心培育复置出来的朵颜三卫再反叛了呢?”

  “与朵颜三卫相比,难道我设置州县他不好么?”

  说完,朱见深转身也离去了,没有给跪倒在地的诸位大臣一点点反应申辩的机会。

  随着景泰帝和朱见深的离去,满朝文武也慢慢的都站了起来,武将勋贵们一个个的都仰起头,骄傲的大踏步的走出了朝堂,剩下一堆的文臣们面面相觑的相互看着,最后把目光都投向了前面几位老者——

  王直、陈循、于谦、王文……

  静静的等待他们的发声。

  可他们能说什么?

  于是作为小太子集团的首席心腹,王直王老爷子被所有的人满含希望的看着,就像是全村的希望一般,大家都希望他说两句。

  可这事他也很郁闷,这小太子根本就没有跟他通过气。这太子霸气初露的人前显圣把他也给搞懵了,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说才能紧跟太子的步伐,可混迹多年朝堂的王直王老爷子脑筋一转,便转头看向于谦,沉声说道——

  “廷益,你怎么看?”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