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43章地标性工程_澳洲风云187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正宫使用,而原有的大明宫将捐出去改建成皇室博物馆,并且呈现属于千万计的珍贵古董藏品,皇氏家族将担任大明宫博物馆的永久名誉董事长,子孙后代传承下去。

  在这些标志性建筑之外,皇室内务府还将出资兴建帝国美术馆,皇家堪培拉大学,澳洲医科大学,皇家博物院,建国门,帝国碑等一系列地标性建筑,丰富整个帝都的内涵和文化教育特征。

  如今精兵强将汇聚,共同致力于将新帝都打造成为传世经典。

  各种建筑小样罗列在案桌上,由亲手打造大明宫这一座传世建筑的前任内务府营建总管李安介绍,可以看出李安虽然年纪七旬,但是在这么多恢宏的建筑面前,依然难掩心中的激动之情。

  李安是“平安喜乐,宁静致远”八大总管之一,位列第二,四十余年来营建了数十座宫殿建筑,把一生都献给了华夏古典建筑艺术,对建筑有发自内心无以言喻的挚爱。

  他的大儿子李顺现在是内务府新任营建总管,李顺从小就在工地上长大,耳闻目濡中西文化建筑精髓,长大后便义无反顾的投身于这一行当。

  他是著名的红河谷大学建筑系毕业生,曾赴英国帝国大学建筑系,巴黎和柏林担任客座教授,回国后与父亲一同参与了大明宫建设,帝国大明宫依山傍水,顺势而建,浑然天成的理念,就出自于李顺之手,堪称帝国建筑界的大家。

  李平主讲,李顺补充。

  为圣上一一详述建筑设计理念,听的李福寿频频点头表示赞许。

  从1876年第一次踏上布里斯班码头,迄今为止四十年岁月如梭,从1890年建国算起,至今也26年了,几十年沧海桑田,岁月变化,一直处于和平时期的澳洲本土,得益于政策倾斜,社会和经济发展一直顺风顺水。

  展望全世界

  最精通华夏古建筑技艺的班子早就不在神州大陆,而是在澳洲本土及其海外洲,这是因为强大的市场需求牵引,包括样式雷在内的众多身怀绝技的古建筑专家早就移民澳洲,在这片新的热土上发挥聪明才智,展现古老技艺。

  “长安宫的营建不着急,现在重点应该集中在天坛工程上,相关紫铜盘龙雕刻柱设计生产有没有问题?分段铸造技艺要经得住考证,不能拖延了工程总体进度。”

  李福寿一路欣赏着缩小比例的建筑样式,绝大部分表示认可,仅仅在少数细节方面征询专家意见,以示尊重。

  李福寿与管家李平和后辈子侄李寿边走边聊天,言语中充满了赞许语气,所谓礼贤下士,无过于此。

  执政那么多年

  李福寿到了把控帝国朝政中晚期,少了一份早期的锐意进取,多了一份中晚期的额外心思,他现在喜欢创建一些地标性建筑,在彰显帝国辉煌的同时,深深打上个人印记。

  为何出现如此神妙的变化?

  人非圣贤,岂能强求不食人间香火。

  这些创世纪的地标性工程,代表着辉煌的昆士兰伯爵时代,代表着一路走过来的艰辛历程,李福寿想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独有的印记,越到了执政中晚期,这份执念越强烈。

  如此规模惊人的建筑拔款都出于皇室内务府,因而,可以不受国家总体新首都战略规划的限制,在方案定论之后可以提前施工,尽早把雄伟的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

  李福寿如今的这份小心思,越来越明显。

  反正当今大洋帝国皇室也不差钱,如此大规模的营建工程仅初期就需要数万人力,这将迅速带动堪培拉地区经济繁荣,未来光明可及。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