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9章 小陈办大唐花边小报!(第一更)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郡主争取在官报上获得豆腐干大小的版面,刊登诗榜的最新信息。

  也不知李瑜是使用了怎样哭闹手段,真的让李隆基开了尊口,允许她每次在官报上“夹藏私货”,以30字为限。

  从此以后,各地派驻长安,负责呈进奏章和通报消息的进奏院和进奏官们,除了每月进奏院状报,里面还要夹带上精简版的“惠文太子诗榜”,分别向各个地方抄发。

  王昌龄为何都去岭南走了一遭了,却仍然知道吐蕃与大唐边境发生了战事——正源自于此。

  许多人看了简版的“诗榜”,尤其是陈十一郎故意捣鼓出来的吸人眼球的内容,难免疑窦丛生,托人搞一本全本的“诗榜”看看。

  “王之涣又写了什么精彩好诗,把王维也给超越了?”

  “李白凭什么还在第一?”

  “这一次上榜的这位少陵杜甫是何方神圣,何故上榜?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果然极好!”

  “怎么这一期前五不见了襄阳孟浩然???”

  嗯,在数月后的开元杂报上,众人终于知道,孟夫子已经去世了。

  ……

  有了小时候出黑板报,以及与官报合作的经历,小陈做起“八卦新闻”的花边小报来,可谓是轻车熟路。

  而且他也很熟悉后世“超女”“快男”那些故意炒作新闻的套路,标题起得格外耸人听闻:

  “张芳王菊面和心不合,为争花魁明争暗斗?草纸姊妹花坐实!”

  “偶感风寒可能会影响发声,评委胡妈妈竟‘不要表演了滚吧’回应!”

  “萧美娘语出惊人:这位选手若留下,我走人!”

  “赤练仙子李莫愁意外走红之我见——写于第三日棋艺满分之后!”

  ……

  这些标题一出,如果你是金陵百姓,难道不想搞一份来看看嘛?

  陈成也知道,这种报纸得到的好处绝不会少!

  评一次花榜,前后追踪报道,赛后评点,起码十天半月不愁卖不出去。

  而且销路增,广告来!

  广告可是后世报纸收入来源的大头啊!

  从业者都希望能在陈成的报纸上展露头角,获得宣传。

  胡妈妈如此,萧美娘如此,其他妈妈亦如是,谁都希望自家的姑娘获得最多的关注与好评啊!

  更搞笑的是,那两位还希望掏钱来买通陈成,删除对自己的“恶评”。

  胡赛春说:“我没说让人家滚啊,我说你感了风寒就回去休息呗,女人何苦为难女人!——怎么被你写成这样!”

  萧美娘也说:“删了删了!影响老娘知性的形象!当然,这位选手的确不像话,粗鄙不堪,更重要的是——”

  这人还是胡赛春那边的……

  对于这些无理要求,陈成一律拒绝,义正辞严说:

  报纸自然要客观公正!

  随意捏造事实,混淆黑白,对不起小陈我的良心!

  除非你们的价格再加一倍——

  嗯,胡妈妈你把我那支银步摇也还给我……

  胡赛春:“……”

  萧美娘“……”

  一气之下,两位妈妈甚至要自己去亲自动手,再办一份小报,与陈十一郎的报纸互相拆台——

  这有什么难的?

  不就是写上个几百个字的新闻,请两个雕工,印他个三五百张,发给群众不就行了?

  可是真去一做,发现远比自己想象的困难多了。

  一来,没有陈十一郎那种夸大其词,耸人听闻的能力;

  二来,对于怎样不露声色地抬高自己,贬低对手,尺度拿捏不好;

  最重要的是……

  金陵城中好的雕工都被陈十一郎邀请一遍了,即使还没有加入陈成的family的,明后两天等他的《辛伯达七次航海》刊发之后,也快要加入了。

  陈十一郎,拥有整个一套的组合拳啊!

  对陈成来说,报纸赚不赚钱的无所谓,最重要的是——

  同样也能提高自己的文名啊!

  每天他都不忘记给自己留一个专栏,上面刊登一篇自己得意的诗,以及孟老师的经典旧作,并且含沙射影地指责社会上正愈演愈烈的一种剽窃他人文章的不良风气。

  任谁看到他这种贼喊捉贼、损人利己的行为,都要大喝一声:

  卧槽,无耻!

  嗯,真香——陈十一郎笑得很甜。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