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5章 联句大战,现在开始!(第一更)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诗写得不错,却被君主一哂置之,不当回事。只能感叹自己生错了时代。)

  在诗歌还不像大唐这般如此受重视的时代,权贵们往往将“联句”作为宴席上行乐的一种形式,或者再直白一点,当做是一种文雅一点的“行酒令”。

  “联句”又称“柏梁体”,因为传闻起源自汉武帝时的柏梁台赋诗,皇帝首先作了一句七言诗,亲王、大将军、丞相等按官位高低每人接下去作一句,都用皇帝所作第一句的韵脚,最后连成一篇。

  不过因为历代一直质疑“柏梁诗”是伪作,所以不妨举一个离小陈近一点的可考证的例子:

  《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

  那时候的皇帝是当今天子的伯父,唐中宗李显,所以他自然当仁不让地吟了第一句啦:

  润色鸿业寄贤才,——李显

  叨居右弼愧盐梅。——李峤

  运筹帷幄荷时来,——宗楚客

  职掌图籍滥蓬莱。——刘宪

  两司谬忝谢钟裴,——崔湜

  礼乐铨管效涓埃。——郑愔

  陈师振旅清九垓,——赵彦昭

  欣承顾问侍天杯。——李適

  衔恩献寿柏梁台,——苏颋

  黄缣青简奉康哉。——卢藏用

  鲰生侍从忝王枚,——李乂

  右掖司言实不才。——马怀素

  宗伯秩礼天地开,——薛稷

  帝歌难续仰昭回。——宋之问

  微臣捧日变寒灰,——陆景初

  远惭班左愧游陪。——上官婕妤

  从这首“联句诗”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熟人,除了皇帝李显之外,还有当今天子很讨厌、死在合肥的李峤,李白老婆的爷爷宗楚客,大书法家薛稷,“害死外甥”宋之问(谣言),还有一代才女上官婉儿。

  这么多大牛联手写了一首诗,不过这首诗的确还是……

  不咋滴。

  为了押韵,强行拼凑词句,重词滥调,溜须拍马,能有什么艺术价值呢?

  如此来说,再高的才华都很难在联句上有所作为,所以这种文体可以放弃治疗了。

  这也是小陈那天王中流的诗还没有看完,就敢说他的诗“不行”的缘由。

  具体到今天的第三回合,倒不是让李季兰三个人你一句我一句作一首联句诗出来,毕竟这是选花魁比赛,又不是考状元,搞那么难就有点过分了。

  再说你一句一句的,拆得稀碎,姑娘们也没有办法唱啊!

  这毕竟名义上还是“歌曲类选秀节目”吧!

  不需要你唱一句,而是……

  唱四句!

  评委们会先从旧诗中挑两句话出来,比如“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你自己再添两句,凑成四句一整首,这样就可以套进音乐里开始唱了。

  你可以按照原本的主题,唱“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也可以沿用古人其他诗句,接“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这种技术难度可能有点大,大白鹅独立完成不了,再说也不押韵啊!)

  还可以非常活泼地接“拔毛加瓢水,点火盖上锅。”

  甚至还可以接周星驰无厘头的“落河捉鹅医肚饿,吃完回家玩老婆”——

  观众们不像轰窦曼曼那样轰你,那也可以!

  总之,只要能说得通,能成篇就行!

  这既能考验姑娘们的唱功,还能考验姑娘们对诗歌熟悉程度和掌握程度!

  小陈觉得这个形式不错,强烈建议下一届《中国诗词大会》也采用这种赛制,不收你版权费!

  哎,这个听着比那种单纯背诗有意思多了,那未免不在第一回合就采用这种赛制呢?

  那是因为,你要考虑到姑娘们的文化程度啊!

  不是每一位都是吟诗作赋、信笔拈来的好吗!

  如果有的选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都接不上来的话,那比赛就没有啥看头了!

  但是,通过了前两回合考验的选手,胸中的诗词储备量应当不少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确保这一回合不至于冷场!

  更是全场比赛的精华所在!

  小陈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正是他擅长的形式啊!

  不要说诗了,连聂政和嵇康毫无关联的两个人,他都能把他俩扯到一块,组成cp好不好!

  但是开始之前,小陈严正“警告”了一下王大叔:

  不准再相助刘昭阳!

  你是七绝圣手,你老人家出手的话,那今天的比赛就不用比了!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