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6章 和王昌龄极限一换一!(第二更)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甘情不愿。

  忙活了大半天,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气人不?

  好在慕莲儿的优势能保持到明天,还没有脱离冠军队伍。

  在万众瞩目下,胡妈妈抽出了结果——

  结果观众们一看诗句,都乐了!

  胡妈妈一看,也乐了!

  小陈从三楼上看不到,问李季兰江森这题是什么,李季兰刚要说,江森冲楼上大喊一声: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哗!

  全场爆笑!

  虽然都知道这诗实际上讲的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可是不知为何,当看到要以此句为联句开端时,都觉得有些“可乐”。

  此句来自汉乐府《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作者借园中葵春天茂盛秋天衰败的形象,来比喻人生少壮时的美好和老年时的凄惨;用河水东流不返来比喻时间的流逝,不会为一个人而停留,又是很明显的“比兴”手法。

  只是突然少了前面的“比”,冷不丁地就发一句感概,实在是突兀,引人发笑。

  胡妈妈也知道以此开题,不是很好接,心中偷乐,脸上却已经一本正经地让媚香楼的易丝儿准备上台“接招”了——

  全场就你歇的时间够长,不让你先上来谁先上来?

  易丝儿不但不觉得可乐,还有点发愁!

  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这可怎么接?

  蹙着眉头,苦着脸,倒真的很符合她“蹙眉娇面”的诨号。

  第一句李季兰三个人都要接一次,从三个人之中选出最好的那一句,作为三人联句的开始。

  因此谁续的句子被采用,势必影响到诗歌后面的走势,从而整场都有一定的优势。

  易丝儿冥思苦想的时候,李季兰和刘昭阳也在打着自己的腹稿,李季兰抬头看小陈,小陈却摊摊双手:暂时你要先靠自己了!

  对于“少壮不努力”,小陈倒是有一点自己的想法,毕竟陈十一郎从生下来就非常努力,为父母、为家庭、乃至整个陈氏,都做出过贡献。

  我从一生下来就努力赢在起跑线上,就是因为深知“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正确性,所以不敢懈怠啊!

  可惜了!胡妈妈抽出来的是一首五言!

  早知道就不该跟王大叔玩“极限一换一”!

  他是七绝圣手,又不是五绝圣手——他擅长的是五古,他旁边的王维王老师才是五绝登峰造极之人!

  这下我亏大发了!

  小陈有些懊恼。

  给人思考的时间非常短,易丝儿似乎觉得自己才刚刚上了台来,马上就到了她演唱的时间了!

  “到你了!有所得,便唱吧!”胡妈妈催促着,一脸客观公正的样子,萧阿姨很不满地瞪她一眼,胡妈妈装看不见。

  易丝儿只能敛衣行礼,面对着台下观众,唱道:“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同来秦淮姊,我歌伊捧衣!”

  易丝儿歇了这么久,乍一开嗓,险些哑住,再去听她唱的内容,观众们啼笑皆非!

  小时候如果不努力,到岁数大了只能是悔恨不已——你们看看与我一同来到秦淮河当伎女的姐妹,(她们不努力,我努力),所以现在我在台上演唱,而她们在舞台下帮我捧着演出服装!

  嗯,直白如话,事实也和易丝儿唱的差不多,现在萧妈妈给她配的小丫头,也是那种不好好学唱歌跳舞的,只能当使唤丫头,干些跑腿整理床铺的杂活,长大了再看看能否开发出别的用途。

  可你坦诚是坦诚了,观众们并不领情啊!

  俗!太俗啦!

  简直是俗不可耐!

  而且你这种“好好学可以当青楼招牌”的价值观,观众们也不认可!

  也不知道你有什么可骄傲的,这种“优越感”听起来不舒服!

  我们还觉得做侍女,用劳动赚钱,比出卖色相好呢!

  观众们发出一阵刺耳的嘘声,把易丝儿轰下台,觉得她这两句是真的——

  不行!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