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章 唱苏轼水调歌头!(第三更)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浮生常恨欢娱短,鸾镜朱颜惊暗换”,格外刺痛奄有四海的大唐天子的心——可却不得不承认,词中写的,正是事实。

  李隆基已经52岁了,当皇帝也已经25年,经过“先天”“开元”两个年号了,照镜子的时候,第一反应当然不是太宗皇帝那一套什么“以铜为镜”的冠冕堂皇的说法。

  最直观的就是可以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真的老了。

  自己不再是28年前,在潞州尽情走马斗狗、饮酒泡妞的李三郎了;

  也不再是26年前,率领虎贲荡平韦后、安乐公主,以一己之力,帮助父亲睿宗复位的平王李隆基了;

  就连登基之初,那个意气风发,“走马任姚崇”,“严法用宋璟”,从而开创开元盛世大好局面的自己,也渐行渐远了。

  在当年,所有人称赞他的风度与“英明神武”,都是发自肺腑。

  可今天,当别人能用更夸张更华丽的词在歌颂自己的“文治武功”,但那不过是——畏惧于自己的权势。

  有些事情,他其实很清楚,只是不愿意去面对而已。

  50岁之后,对于政务,他越来越力不从心,想和过去那样事事关心已经不可能,而且越来越心烦张九龄为了芝麻绿豆点大的屁事跟自己纠缠个不休。

  他愈发倾向于施李林甫以权柄——好让自己做个甩手掌柜,快快乐乐地过点小日子。

  这样做不好,可他却禁不住诱惑。

  本朝太宗、东吴孙权、汉武帝……都是一旦年老,都昏招迭出,自己以后……

  也会步后尘么……

  其实根本都不用说什么,只要提醒一句“你老了”,所有一切都会想起来,只是他身边从来没人敢提。

  朱颜暗换朱颜暗换朱颜暗换……

  李隆基脑海中无限循环着,陷入沉思……

  “三郎……”武惠妃轻轻唤他,把怔怔出神的“圣人”拉了回来。

  振衣起身,走下台阶,到陈成身边,示意他起身。李隆基朗声大笑:“好诗,好词!果然不负朕之厚望!”

  陈成这一段时间吓得不轻,反复琢磨检讨自己的过失——如果不是此前在楼下喝了太多酒,肯定没有胆量在御前如此没有顾忌地说话、唱歌。

  听李隆基这句话,如蒙大赦,知道自己这条小命暂时保住了,起码今天晚上不用死了。

  李隆基倒是仍有一代雄主的心计,他很清楚,无论这小子是真心讥讽还是假意歌颂,自己一旦表示不快,就损伤了自己英明君主的名声,甚至再妄加杀戮,天下悠悠之口必然说自己寡恩薄情,小题大做,连些许的讽喻都接受不了。

  自己一旦一笑置之,即便这小子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嘲弄自己衰老来的,天下人也会称赞圣主宽宏大量,仍是一带明君——至于要弄死他,随便哪一天,随便哪一个借口做不到呢?

  这些表面文章他是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