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3章 我考段位是为娶天仙姐姐!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及当地的概况,获益良多,对于自己这次南下的初步计划有了一个打算。

  最后,莫炎还邀请陈成有空的话可以去宜州他家做客——

  好找得很,当地最土豪的就是莫家,莫善人人尽皆知。

  对方如此推心置腹,陈成也不得不实话相告!

  “莫炎兄!”陈成冲对方礼貌地叉手:“我觉得吧,你的诗可能没什么问题,不妨……”

  多练习练习普通话……

  啊不,洛阳读书音……

  特么跟你说了这么半天,别说作诗了,你说的话,我往往是半句懂半句猜!

  莫炎:“……”

  周围人响起一片笑声。

  桂州这边的少年还好,毕竟是大邑,偏僻的宜州,距离也不过四百里,可莫炎的口音听在他们耳中就是地道的乡下口音了。

  真不知他当初晋升“诗士”时写的那首诗,好到什么程度,才让评委们呢忽视他的口音呢?

  陈成的宽慰让莫炎更加伤心,但起码他还肯定了自己诗歌的质量。

  哀怨地看了陈成一眼,叹息道:“蓝瘦,香菇。”(难受想哭)

  “……”口音问题基本没救的样子,陈成拍拍他的肩膀:“你还是多练习写诗吧!”

  ……

  对陈成来说,百越方言听着别扭,但有些粤语底子,再加上努力听,还是能搞懂的。

  前世的时候,完全搞不懂的,一是温州话,而是闽南语。

  貌似宋太宗赵匡义也曾受此苦恼——

  他有一次看中了一个福建官员刘昌言,想要提拔他,但是却有大臣阻止了。

  倒不是刘同志诗文不行,能力不够——

  同事们反映说,刘昌言是闽人,口音很重,直接向天子汇报的话,怕天子听不懂。赵匡义大笑,说:“我自会得!”

  开玩笑!老子会听不懂人话?于是,不顾大臣的反对,将刘昌言提拔成为了枢密院副使。

  但是,赵二显然是低估了福建口音的厉害,没过多久就发现,刘昌吉的闽南口音实在太重了,超乎自己的理解能力,赵二十分无奈,只能说:“昌言奏对皆操南音,朕理会一字不得!”

  压根一个字都……没听懂。

  操……

  由此可见,在古代,推广普通话(洛阳正音)也是一件大有必要的事情。

  张九龄也是岭南人,如果他也不改掉他那口“我母鸡呀”的腔调,天子能选他当宰相?

  ……

  来到桂林,天朗气清,心情舒畅。

  而且气候全年温差不大,哪怕此刻正是盛夏——

  山多水多,怎么会热呢?

  更兼之身边没带任何一个人,哪怕江森也没带。

  没有人再用“陈苌”的身份来约束他,陈成仿佛寻回了真正的自己,真实的姓名,真实的本性,选择在八月进行一场无忧无虑的“自由行”。

  不带江森来的原因,主要是这小子的奇异貌相,到了桂林这里,就更要让当地人稀奇了,还很容易暴露自己的身份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