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61章 听王维老师一席话,直升大诗师!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孟才捷那几个老家伙了。

  事实上,在少年们的心中,相同的年龄,绝对是梅英卫、窦明这几个人的天赋和实力更高。

  梅英卫答道:“侍御史,蒲州王摩诘!”

  众少年一片轻呼!

  啊!原来是诗榜第三的王维!

  这和姜有望那几个在本地靠资历混吃等死的老家伙不同,王维先生可真是天下闻名的大宗师了!

  少年们天不怕地不怕,只认实力,对那些江湖前辈也说不上尊重不尊重。

  可这尊大神,不得不收起轻率,拜服一下。

  当初大师兄和平鸿轩几个人去见这位大神的时候,也都是恭敬无比的。

  果然是王维老师啊——陈成心中又是一叹。

  说意外吧,也不太意外。

  毕竟当初王维老师曾经邀请了这几位本地青年才俊一同观经来着。

  他们拿自己的诗文让天下一等一的大宗师评点,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而且王维老师本来就是中国诗坛几千年来五言诗的集大成者,好写五绝的梅英卫自然不会放过向他求教的机会。

  只是不知——

  “王摩诘先生,指点了尊驾何处?”

  “主要是两点。”梅英卫答道:“一来,我的诗稿中有‘芦渚炊烟起’之句,王摩诘先生评曰:未若‘冲’字。”

  这便是他现在这首诗中“冲烟”的来历。

  陈成忍不住笑笑,王维老师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的名句,这一个“上”字,可谓和“冲”有异曲同工之妙;

  又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后世不知道多少人嫌弃这一个“直”,一个“圆”的呆板——可又找不到可以代替的字,反而回过头来叹服绝妙。

  论写“烟”字,王维老师敢说第二,这天下怕无人敢说第一了。

  “还有一处呢?”陈成又问。

  “早先我写了另一首关于‘渔’的诗,可算是今天这首的初稿。”

  陈成道:“愿闻其详!”

  “诗曰:

  渔艇聚如村,鳇鱼大于豚。

  得钱多买酒,烂醉绿杨根。”梅英卫念道。

  众人恍然:

  原来“渔人买醉”是从这首诗里来的!

  不过两首诗区别不小,倒不应该算是“宿作”了。

  “王摩诘先生怎样评的?”陈成再问。

  梅英卫拱拱手:“‘浅白’二字。”

  陈成噗嗤一声,忍不住笑了,王维老师还真是言简意赅,不留情面。

  事实上,“浅白”并不算诗歌创作的大忌,因为“浅白”往往意味着自然流畅,李白、白居易的很多作品就是这样。

  但是王维老师的意思,恐怕是批评梅英卫这首诗的内容过于粗浅,流于表面了。

  一来表现渔人的大丰收,就以捕获的鱼“跟猪一样大”来表现,颇有“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种浮夸风盛行时口号的味道。

  苍白无力,还有些搞笑。

  然后表现渔人收获后的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