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85章 与榕树主人的裤带对决!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竹筏来的了。

  其实,竹筏也就榕树主人这样不紧不慢看风景才好用,真用来做交通工具还是太寒碜了。

  别看后世旅游时都在力推“漓江竹筏精华游”,可人家那“竹筏”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陈成当初和同事们来玩时,人家开起隆隆作响的马达,陈成瞬间都懵逼了,如今只记得“哒哒哒哒”的马达声了……

  是的,后世旅游那种竹筏都是筏尾有马达,用汽油作燃料的。用浆划的时间少,一旦路上路过没有什么景物的江段,就会开马达快些通过。搞得比赶路还急!

  这还有什么乐趣!

  哪里比得上今天和小四、小六两个,在宽阔、水流也不是很急的江面慢慢漂流有意境?

  一路上听着渔夫大叔和山间樵人对答的歌声,何等快哉!

  这个点了,大叔应该已经在返航回去的路上,哼着小曲,带着鱼,就等回家小酌几杯了吧?

  想到这里陈成微笑着又写下:

  人歌小醉归渔晚,鸟唱西风落日时。

  又想到在船上的时候,看渔夫师傅划船,小四和小六也想试试,大叔将浆从船尾递过来,俩人在船头轮流划起来。一开始稍不好掌握,笨拙的很,也不知如何用力,郭小四一个桨打来,还险些将陈成拍落水中。后来有所改善,但与大叔的熟练相比,差得太远,只将木船在原地打起转转来!权当自娱自乐吧。

  陈成再次写道:

  一桨遥向阳朔去,对歌恰有众人随。

  划船想阳朔的时候,每一次歌声都有众人附和!

  多么快哉!

  只写几个人游船作乐的情景,毕竟还是境界小了一点,最后一句,必须升华主题!

  无论是联想古人,还是忧国忧民,都必须把格调给提升上去,这样才显得与众不同,格外有深意。

  就好像苏东坡泛舟赤壁,最后也能发出感慨: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这点是必不可少的,也能让余音袅袅,不绝于耳。

  如果面对其他低级别的诗人,这一点的确不用,可是既然对手是诗师高端乃至是大诗师的人才,不这样来的话,就区分不出档次来。

  仔细琢磨了半天,陈成写下一联:

  东皋记否烟波远,孤艇横撑拂柳枝。

  这句看起来似乎依然是在写风景,实则不然,乃是出自王绩的名作《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皋是水边地。东皋,是王绩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