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74章 给我张纸,张大诗师!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别人格外舍不得,然后照例折枝留念。

  事件很简单,既没有雷拓构想的“玄武门之变”,也没有陈成长篇大论的“兄弟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草离离”“映墨池”这些都已经分析烂了,不需要再多说;

  连颔联的“顾恺山川”“王维兄弟”都是虚指,并没有实际意义,大概是为了说明这位“张大诗师”的才华高妙,又能和顾恺之比拼画画,又能和王维老师兄弟几个比拼作诗。

  猛然看到王维老师的名字,陈成还有些诧异和恐惧,然后发现王维老师只是充当了一次“背景板”,才感叹虚惊一场。

  毕竟王维老师“诗佛”“诗圣”级别的人物,哪个大诗师不开眼,能和他老人家相比?

  这诗陈成越看越糊涂,说了以“兄弟”为诗题,各写一首诗,可是钟矩这首诗,除了颔联提到了“王维老师兄弟”,还是背景板,压根就是一首送别诗,与“兄弟”毫无关系啊!

  还有就是——

  这“张大诗师”是谁?

  青年一代,不就只有平鸿轩、路承允、梅英卫、窦明四位大诗师吗?

  这位张大诗师从哪里冒出来的?

  难道他是和姜有望先生一辈的人,四十多岁的小老头?

  “没啊,张大诗师也很年轻。”百晓生小六道:“你应该听说过他,他就是那位去长安大受欢迎的人。”

  陈成拍拍脑袋,恍然间想起来“桂州诗榜”在岭南是怎么兴盛起来的:

  不就是参加了桂州诗榜办事处第一季“段位评比”的张姓大诗师去了趟长安后,被各方人士奉为上宾嘛!

  上下人员,关怀备至!

  旅店车马,费用全免!

  所需典籍,买来奉上!

  帅哥陪聊,名师指点!

  就差直接给他介绍一房媳妇!

  然后他回到桂州之后大肆宣传,一下子就引爆了桂州乃至整个岭南少年才子们投稿诗榜、报考段位的热情,幻想着去长安白吃白住。

  “嗯,那这位白吃白住的张大诗师后来怎么样了?”陈成奇怪问,平鸿轩四个人简直横行岭南,畅通无阻了!

  这位张大诗师,竟然连名字自己都不知道,好像也没翻起任何水花!

  难道是因为他没有像平鸿轩四个人那样,创立一个自己的门派?

  始安七少用一副“你怕不是个傻子”的目光看着他。

  陈成恍然大悟!

  姓张的大诗师,是在那一届的诗榜评比获得的段位啊?

  第一届嘛!

  那一届是诗榜初创时举办的,压根没几个人来参加。

  莫炎那小子随便投稿了一首,就成了“百年以来宜州最年轻也是第一个诗士”。

  可后来参加的人越来越多,诗榜评价体系越来越公平,像这种鼓励性的称号越来越少,莫炎失去了诗士资格,其他人也跟着“水落石出”。

  这位“张大诗师”,恐怕参加的时候也只有诗士七八段的水平,桂州诗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