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章 还是要“陈老总”来救我!(第一更)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北望楼”……

  ……

  对于陈成说要“再写一首”的说法,对方不置可否,陈成便假装他许可了,飞快地再次让江森取出笔墨,重新挥毫。

  知道了敬亭山就在对面,那起码李白的名篇《独坐敬亭山》就可以抄了啊!

  这一首据小陈观察,貌似还没有作出来(而且李白还在深山练剑炼丹,不怕他跳脚):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有时候诗的好坏并不在于长短,你看这首就非常短,可是足够流传千古了。

  但和上一首一样,陈成依然不打算拿“杀手锏”,反而又打起了“陈老总”的主意。

  在纸上写下:

  敬亭山下橹声柔,雨洒江天似梦游。

  小谢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

  陈老总在抗战初期的1939年5月初,曾率部队驻扎在宣城金宝圩刁家湾,直至5月底才悄然离开刁家湾,经狸桥过南湖开往苏北。

  在小舟中,陈老总口占《由宣城泛湖东下》一首。

  陈成想起来上次被人责难,自己曾用陈老总大作还击,此番故技重施,看是否能交好运。

  “好哥哥,你帮小弟看看,这一篇,可也进得门不?”

  “哼。”对方冷哼一声,将小陈的稿子拿过来,粗粗一扫——

  早上确实下过一会儿小雨,但很快就停了。这在气候多变的山里也没什么稀奇的。

  然后一看,又看到了诗尾那个刺眼的“愁”字,将要再次发作!

  “你——”

  陈成叉手,很恭敬的样子。

  “这个——”拦门者挠了挠头:“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确实很厉害的样子。”

  “算了,你进去吧!”

  陈成微微一笑,叫上江森,进了楼。

  “嘿,果然还是二公子厉害!咱们终于上来啦!”江森充满了自豪,仿佛一进到楼里,与外面看热闹的那些人就拉开了层次。

  陈成心想:这不是很正常的么!

  如果敢说陈老总的诗不过关……

  那肯定是你的思想觉悟还不过关……

  当然,想想也要为自己的迂腐朋友“叫屈”——

  虽然事实证明,这小子所谓的“诗”,真的没有成名已久的大家的诗好用……

  “咱俩啊,被人针对了!”陈成对江森小声道。

  “针对?”江森不解:“为什么要针对我们?”

  陈成往楼外一指:“你没看到,别人进来,根本没有咱俩那么麻烦吗?”

  江森回头一看,再联想进楼前看到的情景,确实如二公子所说!

  并不是每个人都被要求作诗!

  而且即便被要求门前作诗的,基本上随便看看就放进来了!

  不可能每个人的诗才都有二公子那么高吧?

  而且他指责二公子的诗不行,有的地方批评得对,有的地方分明是鸡蛋里面挑骨头:

  写诗“愁”“尽”“收”这些字眼都不能写,谁规定的?

  江森正困惑着,陈成指了指自己:“因为——”

  “咱俩是外地口音啊!”

  江森恍然大悟!

  终于明白了为什么!

  也不是说对方针对陈成,而是针对所有外地人!

  宣城本地人,或者临近的江左口音的人,都不会太阻难。

  外地人,尤其是那种一听就带着千里之外口音的外地人——

  不管你怎么写,人家都不想你进楼来!

  为何?

  因为谢朓楼上的人,怕输!

  宣城四秀,很怕输给“孟浩然门人”!

  可见他们对此人实力的忌惮!

  他们已经做好了四秀会输的准备,所以最好这种消息不要传出去!

  尤其不要被远道而来的人听了去,回到长安洛阳也添油加醋地大肆渲染!

  到时候宣城很盛的文名,就要损伤很大了!

  “假的孟老师徒弟,真的有这么厉害吗?让他们畏之如虎?”江森道:“早知道咱俩进来之前就不说话了,装本地人好了。”

  陈成:“……”

  指了指江森异于常人的肤色:

  你这么黑,别说外地人了……

  实打实的外国人啊!

  谁特么看不出来!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