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四三章 挑战_大国芯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所周知,计算机不仅仅靠硬件,对于32路计算中心来说,软件计算策略同样起着关键的作用。

  如何将32颗处理器的性能发挥到极致,这是一个非常有技术含量的问题。

  处置不当,往往会形成“一核有难,多核围观”的景象。

  而多处理器和多核处理器,在本质上都是为了,科学分配处理器或计算核心的算力。

  在这一点上,王岸然的专业显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9102年,AMD锐龙处理器在单核性能虽然跟Intel有少许差距,但在多核处理能力上,完全是碾压Intel的存在。

  归集原因,一是得益于优秀的zen微处理器架构,其二嘛,自然就是科学的并行计算的设计理念。

  举个简单的例子,32个人去植树,一共要完成320颗树,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一人分配10颗树,完成,收工。

  但事实上就是,三十二个人互不统属,系统分配完任务,32个人坐下来一商量,最后一致同意,由长的最帅的小明来干活,其他人给小明当拉拉队。

  ……

  而解决办法就是,在这32个人当中选一个带头大哥,带头大哥的任务就给,给剩余的三十一个小弟分配任务,每个人领十个树,多余的再分配给十个人,这样就跟理想状态差不多了。

  不过这个时候问题又来了,带头大哥发现,这树有大有小,有的需要几个人一起才能种下去,有的一个人可以很快种很多颗。

  所以他要想办法,怎么让这些人全部由活干,这个办法就是并行计算的核心。

  当然,对种树来说,彼此任务并无关联。而32个人一起做一道菜,那就是新的模型了,这里涉及到一个顺序执行的问题。

  你总不能先烧菜,烧好之后再捡菜洗菜吧!

  那就乱套了。

  王岸然将AMD在多核并行计算上的设计思想应用到32路并联计算机上,他没有选择把其中一颗处理器定义为带头大哥,而是重新设计一款任务控制器。

  充分发挥单指令多数据流的特长,每颗处理器在控制芯片下可以单独访问内存,处理器之间内建总线通信,在多任务协同上处理上,在统一的架构模式下运行。

  测试的结果表明,技术上完全可行,而且性能优越。

  达罗贝斯的底气也是源于此,既然敢站在这里和IBM打擂台,自然对自家产品的性能很有信心。

  而同样有信心的可不止达罗贝斯一个。

  IBM深蓝超算的技术工程师布尔乔亚先生表示不服。

  今天,他同样来到波士顿电子工业会展中心,向来自全世界的电子技术爱好者,隆重推荐自家的计算中心。

  没想到来自中国的未来科技,向IBM提出了挑战。

  IBM在半导体领域的尊严何在!

  在美利坚吃瓜群众的簇拥下,布尔乔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