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章 分银子_我的明朝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身为户部尚书却把这种不足秤的银元收入国库。实属失职,下官要弹劾他玩忽职守之罪!”

  姜逢源今天算是跟程国祥卯上了,一副穷追猛打的架势。

  “愚蠢!”

  杨嗣昌再也忍不住了,指着姜逢源的鼻子骂了起来:“姜尚书,本官敬你是两朝元老给你面子,可你却太过不知好歹。本官问你。这银元如今已经在山西和江南一带普及开,就连京城也有人在使用。向来都是一块银元当一两银子用,难道全天下的商贾和百姓都是瞎子么,他们难道不知道这些银元不足秤么,用得着你来提醒陛下!”

  “咦……是啊。”姜逢源这时也醒悟过来,这话很有道理啊,这种银元已经行了两年多时间,外头的百姓和商贾不可能不知道它不足秤,可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说它的坏话反倒是越来越流通了?

  姜逢源疑惑的眼神在周围众人的身上扫了一圈,这才现周围的人都用嘲笑的目光看着自己,他这才现自己好像下了一步臭棋。能当到礼部尚书的人自然不会是笨蛋,姜逢源自然也不例外,刚才他只是被一时的私心蒙蔽了眼睛,没有考虑太多情急之下这才开了地图炮,现在听杨嗣昌这么一说立刻就感到有些不对劲了。

  果不其然,杨嗣昌又继续说道:“这种银元之所以能在山西江南一带如此盛行并非没有原因,若是称它制作精良成色十足诸位想必没有异议吧?”

  “嗯,这点杨爱卿没有说错!”先说话的是崇祯,他看着手中这枚银光闪闪的银元很肯定的点了点头,像这种做工精致的钱币皇宫里也不是没有,但向来都是能工巧匠们精心制作出来,然后被皇家用来赐给下面的臣子和后宫嫔妃用的。而且可以肯定的是这种东西制作起来不但耗时而且耗费的人力物力必然很大,别看这一枚银元不足一两重,但崇祯可以肯定这枚银币的制成本绝对出了它本身所代表的价值。

  杨嗣昌又瞪了姜逢源一眼道:“程尚大人是户部尚书,你认为这枚银元价值几何?”

  程国祥赶紧说道:“回辅大人话,下官已经仔细打听过了,此种银元由于制作精良成色十足且使用方便,因此谁都喜欢用它,目前在江南百姓甚至将其当成一两二钱银子使呢。”

  “听到了吗姜大人?”杨嗣昌狠狠的瞪了姜逢源一眼,“现在你还要弹劾程尚书欺君罔上,忠勇侯敛财吗?”

  “可忠勇侯私铸钱币总是有的吧?难道朝廷就不该定他的罪!”姜逢源这回是输得太彻底了,只是现在又不甘就这么败退,因此在大败之时也不忘死死咬住岳阳私铸钱币这条。

  “住嘴!”这回轮到崇祯恼了。姜逢源能当上吏部尚书可不是谁推荐上来的,而是因为他的资历太老,加上崇祯皇帝虽然很信任杨嗣昌。但也不希望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