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3章 秋火_绍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岁无数次了!

  就这样,三日围猎结束,众人继续北上,很快便来到了一处一望无际的松林地……这就是著名的平地松林了。

  到了此处,便意味着抵达了契丹族、奚族的初始起源地。

  在后世,平地松林受到了人类活动影响,大大缩水,甚至消失不见,但此时,这片一望无际,几乎方圆千里的松林却是从大兴安岭南段一路蔓延到落马河上游(松山西北),一面隔绝了西面蒙古高原的侵扰,一面却又给了契丹人和奚人提供了巨量的生存资源。

  而契丹人就是背靠着这片松林,从容发展壮大,继而成就霸业的……有辽一朝,这片松林的记载不计其数,所谓青牛白马的青牛,就是从平地松林里出来,然后顺着潢水来到临潢府的。

  当然了,即便是这片契丹人祖宗之地的千里松林,如今也只是女真权贵们射杀老虎、向国主展示武勇的游戏之地罢了——进入平地松林东侧,一路北上,平静无事,前两日最大的一个新闻就是有人入林射杀了一头老虎,然后进献给了天纵英才的少年国主。

  不过,到了第三日一大早,有些该来的戏码还是到来了——执政三兄弟中老大辽王的使者自东北面来,说是契丹人与奚人闻得国主将至,一时震动,以至于相互联络,似乎稍有不稳之态,辽王只有两个合扎猛安,为了以防万一,请国主与魏王先发援兵与他,让他在临潢府稳住局势,所谓打扫干净再让国主莅临。

  魏王完颜兀术不假思索,直接应许,随即,乌林答泰欲便率五个随行猛安先行北上。

  对此,周围人也都没有什么异议……毕竟嘛,自从去年金河泊会盟后,耶律大石的触角抵达边境,很多契丹人与奚人便蠢蠢欲动,不然国主第一次秋狩的第一站为什么选择临潢府?

  某种意义上而言,发生政治事件,甚至流血事件本就是所有人的共识。唯独大金国的军事力量在黄河这一边,依然是无可匹敌,所以不用担心会出现岔子罢了。

  故此,整个队伍依然平静,也只有少数契丹、奚族出身的官吏稍有些紧张罢了,却也被表现愈发出色的国主亲自唤来进行安慰,然后免不了感激涕零。

  当日傍晚,庞大的队伍例行宿在了平地松林的外沿七八里处的地方,具体来说是一条浅小潢水支流的另一侧,只是在河上有几个简易小浮桥,方便从松林中取松塔点火而已……这样宿营是有说法的,依水立营是为了取水方便,而稍微远离一点松林并在河对岸驻扎,是因为秋日松林须严防火灾,万一起火,小河可以有效阻碍火势蔓延。

  这对渔猎出身的女真人而言可谓是常识。

  只能说,这年头讲究环保的不止是一个赵官家,完颜氏也是走在时代前列的。

  而别人且不提,只说枢密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