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玛丽恩巴德悲歌 • 一_人类群星闪耀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彻悟的哲人。不过,他还是郑重其事地佩戴上勋章绶带,为这位74岁的老翁向那个19岁的姑娘求婚一事去走访她的母亲。关于她如何答复,不知其详——看来她是采取了拖延的办法。所以歌德也就成了一个没有把握的求婚者。当他愈来愈强烈地渴望着去再次占有那如此温柔的人儿的青春时,他所得到的仅仅是匆匆的亲吻和一般抚爱的言辞。这个始终急不可待的人想在最有利的时刻再做一次努力:他痴心地尾随着那个心爱的人,从玛丽恩巴德赶到卡尔斯巴德。然而到了卡尔斯巴德,他那热烈的愿望仍然看不到有成功的希望。夏季快要过去了,他的痛苦与日俱增。终于到了该离去的时候了,还是没有得到任何许诺和任何暗示。现在,当马车滚滚向前时,这位善于预见的人感觉到,自己一生中一件非同寻常的事已经结束。不过,在这黯然神伤的时刻,上帝——这个古老的安慰者、内心最深痛苦的永远伴侣——来到他的身边。因为这位天才已经悲不自胜,在人世间又得不到安慰,于是只得向上帝呼唤。就像以往歌德多次从现实世界逃遁到诗歌世界一样,这一次他又遁入诗歌之中——只不过这是最后一次罢了。40年前他曾为塔索写过这样两行诗:

  当一个人痛苦得难以言语时,上帝让我倾诉我的烦恼。[9]玛丽恩巴德(Marienbad),当时波希米亚的疗养胜地,以温泉、浴场著称,该地今在捷克境内,称马利恩斯克温泉。席曼诺夫斯卡(Szymanowska),波兰女钢琴家,歌德在玛丽恩巴德与她相识,常为歌德弹奏钢琴,她年轻美貌,也曾一度使歌德产生爱的激情。莉莉·舍内曼(LiliSchönemann,1758—1817),法兰克福一个银行家的女儿,1775年歌德在该地和她相识,产生了热烈的爱情,是年4月订婚,10月即解除婚约,歌德曾为她写过著名诗篇《新的爱、新的生活》、《给蓓琳德》和戏剧《丝苔拉》等。乌尔丽克·冯·莱佛佐小姐(UlrikeFreiinvonLevetzow,1804—1869),在1821至1823年的几个夏季里,歌德在玛丽恩巴德疗养时寄居她家,朝夕相处,后向她求婚,未果。当时她年仅19岁。这两行诗是歌德诗剧《托尔夸托·塔索》第五幕第五场中塔索的最后台词中的两句,以后作为《玛丽恩巴德悲歌》的题诗。托尔夸托·塔索(TorquatoTasso,1544—1595),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著名叙事诗人,一生具有传奇色彩,但歌德诗剧中的塔索,实际上是歌德的自我写照。

  为了以独特的方式对上帝的这最后一次恩赐表示感谢,这位74岁的老人把这两行诗作为现在这首诗的题诗,冠在诗前,表示他奇怪地又经历到这种处境。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