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一章 胶着的战事_远东之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飞机……等等的运用都不如苏军,还有像这种抱着手榴弹冲上来的疯狂做法在济南战役也没有在日军那里见到过。

  尚迪南当然不知道,此时的苏军无疑是苏联成立至今最强的时候!此时,苏联的大肃反还没有发生并这个新成立的国家刚刚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让大多数人获得了好处。

  是以,苏联此时的声望和士气都很高!根据后世的统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大工业的职工人数由1928年的310万,增长到1932年的650万,增加1倍多。国民收入1932年增加到450亿卢布,比1928年增加85。

  平均苏联职工的全年平均工资比1928年增长68。普通职工的社保金额1932年为亿卢布,是1928年的3倍。

  而更为苏联更为精明的是:他们利用此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西方迫切需要向外国输出资本、技术和寻找摆脱危机出路的有利时机,大量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技术人员和资金,在各主要工业部门建立了一大批骨干企业,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在大恐慌的背景之下,大部分的欧美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开始转移到苏联寻找出路。

  此时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也第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的倾向,先后有10万左右的美国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申请移居苏联。

  极为鲜明的几个例子便有:苏联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是以当时世界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美国钢铁公司的格里工厂为模型设计的。

  苏联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引进美国技术设备,雇用美国技术专家,于1933年建成的。

  著名的高尔基汽车厂是30年代初由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援建的新厂。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是整套建于美国,再拆运至苏联的,哈尔科夫拖拉机厂设备是德国和美国制造的,并由美国人担任建设总工程师。

  而在飞机和发动机的生产方面,美国供应苏联飞机或飞机附件,并给予技术援助。直到1931年的时候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1932年上升50左右!

  据美国世界经济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学会推算,1928年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约为315亿美元,人均为190美元。(2005美元);1932年增长到578亿美元,人均341美元。苏联的教育迅速普及,1932年识字人口达到90,在校小学生1910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6。苏联在西伯利亚、远东等偏远落后地区大力进行教育投资改造,普及七年义务教育。

  亚洲小学儿童入学率由1928年的提高到。欧洲地区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8以上。中学生的人数1932年是580万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