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十二、不一样的伦敦_城管无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座大城市里,所以就显得特别醒目。而东亚人在这里面居然也占到了不小的分量。王秋他们不管在哪一个街区,基本都能看到几个黄色面孔——按照沈岳同志的说法,伦敦各族移民混杂,这边的中国人还不是最多的,如果是在利物浦的话,就算你完全不会说英语也没事,因为随便在哪里都能找到中国人。其中一部分来源是留学生:来英国读书或者“假装读书”的,凡是学费越便宜,招生分数越低的地方,中国留学生就越多,而且玩得也特别疯。另一部分来源则是移民:当然,中国的对欧移民早已过了塞集装箱偷渡的“低级阶段”,转向了撒钱搞投资移民为主的“高级阶段”,今天来接他们的沈岳大叔,就是这么一位投资移民,当年出国前就有了上亿家资,至于现在嘛……哎,不说也罢……

  在进入伦敦的中心市区之后,街道边的景色总算是比较有“英国范儿”了,不过黑人和有色人种的出没数量,依然多得让人难以相信这是在欧洲。

  接着,他们这一行人总算是来到了马克思墓。

  王秋原本一直以为,马克思墓的位置应该是在伦敦的海德公园。因为他依稀记得有一篇叫做《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课文,是恩格斯在海德公园马克思墓前发表的演讲稿。但真正到了伦敦,他才从旅游手册上得知,在1954年的时候,“阔起来了”的欧洲各国员就集体筹资,把马克思墓迁移到了伦敦北区一个叫海格特highgate,意译为高门)的公墓里,这附近是个富人区,家家户户都是环境优雅的独栋别墅,到处古树参天,绿草如茵,显然要比喧闹的海德公园更适合伟人安眠。

  虽然坟墓挺气派,可惜访客却十分稀少,总是冷冷清清,因为有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在这个墓地看门,向每位访客收取付4英镑的进门费,带相机的还要再加2镑——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贵的坑爹价钱。而那位老太太同时还兜售一些纪念品,譬如马克思的肖像画和英文版《宣言》等等。

  掏钱买了门票进去一看,王秋发现这里面还真是没啥花样。总共就是孤零零地一块墓碑,在墓碑上方雕刻着马克思的巨大头像,正面刻着墓中人的姓名及生卒年月,还有《宣言》最后一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墓碑前摆着几束已经干瘪的鲜花,看来是之前的旅客献上的。

  于是,众人就向马克思的墓碑鞠躬祭拜,献上各自带来的鲜花,而几位政委又举着拳头复述了一番自己的誓言,也就算是结束了。而出门的时候,那位看门老太太还开心得合不拢嘴——之前平均每天只有几个人前来参观这鬼地方,根本赚不到钱。辛亏今天来了这么一大帮肥羊,总算是收到了几百镑……

  接下来,当他们再次登上大巴车,来到下一站海德公园之后,就立即被眼前人山人海的景象给震惊了。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