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91.蛰伏_寒门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困惑自己的身份,却困惑……这白鹭学府,究竟是我考上的,还是他人安排上的?”

  自小就在赵老太爷的监视下,那么他走上读书这条道,到底有几分是他自己的选择呢?

  赵老太公伸出的那只“手”,究竟是辅助了赵岸泉,还是直接决定了赵岸泉呢?

  赵岸泉没想明白,樊凡也想不明白。

  樊凡问道:“这区别大吗?”在他看来,既然结果是赵岸泉所能接受的,那么大可以看淡一些过程。

  “很大,且很重要。”赵岸泉应道,他比樊凡想象的,更看重自尊,又道,“若是我十余年的寒窗苦读,还抵不过他的一句安排,我当真应该找条地缝藏着,这才是隐忍。所以,今晚的诗会,赵某恐怕不能与樊同学一同参加了。”

  “为何?”

  “回家隐忍。”

  明明带着愤恨,脸上却很平静。

  樊凡不会拦也不会劝,只说道:“今日你所看到的、猜到的,或有什么不解,如果你想知道更多,我可以给你一些答案。”

  赵岸泉摇摇头,说道:“当我看到赵老太公、赵安炀耳根处,都有一颗痣的时候,我知道的就足够多了……现下我的能力,并不允许我知道得更多。如果真相是我所不能抗拒的诱惑,亦或者是我难以解决的仇恨,都可能压垮我。”

  赵岸泉悟到了隐忍的真髓——图存。

  “如果有一天,我觉得自己本事够了,我会再找樊同学的。”说完这一句,赵岸泉一拱手,准备告辞,道,“赵某还有要事要办,就先一步告退了……樊同学所要讨回的那一份公道,赵某虽不知是什么,祝樊同学一切顺利。”

  樊凡回礼,道:“再会。”

  赵岸泉走了,就近找了个偏门,离开了赵府。

  望着赵岸泉的背影,樊凡不知道他所说的“要事”究竟是什么要事,他也不知道赵老太公今日告诫赵岸泉隐忍,是为了保护赵岸泉,还是为了警告赵岸泉。

  ……

  ……

  樊凡四处闲逛之后,回到诗会场地,已是黄昏时分,觉得肚子空空,便取了几块桃酥,就着茶水垫垫肚子。

  不知道什么时候,那湖面上竟浮了一架画舫大船,上头张灯结彩,只待夜里点燃烛火,伴着月光湖色,成为这苏州城里的一道璀璨。

  樊凡这才注意到,原来赵府里的湖是连着苏州的母河的,借着那郁郁葱葱的树木掩着一道水阀,打开即可通行。

  画舫船靠在岸边,赵府的侍女、小厮上上下下,手里端着精致的瓷器,装着各类佳肴、瓜果、佳酿,透过那纸糊的窗,依稀能看到艺伎们在做最后的准备,不时传出铿铿的调琴声。

  想来,那晚上的诗会要在这画舫船上举办了。

  樊凡以为,这岸上的楼阁用来办一小小诗会,已绰绰有余,未曾想,赵安炀下了这么大的手笔,还搞了一条画舫船。

  为的,不外乎是“面子”二字。

  再看那些参加诗会的才子们,纷纷写下自己早已备好的诗词,相互间赏读、推敲,希望在这随后的个把时辰里,再完善完善。

  或者说,有的人把诗拿出来,其实是在提前炫耀,吸引他人的目光,在上船之前就造势,更易拔得头筹。

  毕竟,大家肚里都是有才学的,好与坏,谁又能不知道呢?

  唯独樊凡这里,两手空空,身边无人——没有赞叹声,也没有吹捧声,更无虚与委蛇的争讨声。

  樊凡并不在意,这场诗会有两个环节,先是大家有什么好诗好词,拿出来一起赏赏,最后论出一首最好的。这个主要看事先准备得如何。

  接下来,便是出题作诗,讲究的是肚中的真才华和临场发挥,这个环节也是全场的高潮。

  对于前者,樊凡早已把那词曲给了碧儿;对于后者,樊凡猜不到会出什么的题目,自然也就没什么好准备的。

  一秒記住『三五文学→』为您提供精彩小说。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