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 山阳酷吏_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巨野豢养了千余流民食客,用之为己用。

  他又凭什么豢养这千人?

  要知道,养人可不能光数人头,还要数人的嘴,一千个人,那就是一千张需要吃饭的嘴。

  一旦喂不饱,就会咬人。

  郡县养兵靠赋税,宗族养兵靠垄断生意或是收租,山贼养兵靠劫掠……李典靠什么?

  很简答,他靠替人除仇,贩走卖私,收保护费等等。

  李典成功的将自己转变成了封建时期的社会团伙!

  这要是放在后世,这样的集团不用三天就被打掉清缴了。

  但这个时代却不同,地方县府与这样的势力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刘琦在巨野县,与年纪相仿的小社会人李典结交的过程非常简单,也非常容易。

  刘琦当时是代县尉,执掌一县军务治安。

  李典是聚众千人的地头蛇……

  这两伙人想关系不好都难。

  至于本土豪强投外郡事……

  按照常理来说,一郡士族,豪强或是豪侠,不会轻易举家弃乡而走,但东汉末年的特殊乱局,使这件不可能的事成为了可能。

  例子太多了。

  蜀中的东州士都是哪些人,天上掉下去的?

  兖州陈留吴懿、吴班一族,叔父吴匡是大将军掾属,迁入蜀中。

  蜀将吴兰,其族远在青州,迁入蜀中。

  扶风法正,其父法真学穷典奥,谶纬之学举世闻名,入蜀。

  荆州那块也一样。

  琅琊望族诸葛氏,举族入荆州。

  为什么?

  因为战乱与前瞻性,使这些望族或是部分豪强下定了离开故土的决心。

  就算是地域认同感高,但豪族也不是一根筋,叫嚣着我们就是不走。

  李典有理由离开吗?

  说有也有,说没有也没有。

  李典幼年出道,虽有能力,但族中的大部分资源还是被乘风的李乾和李进把持着。

  只要是还留在中原发展,李典这一支就永远要侍奉李乾和李进两脉。

  中原第一豪强,听着厉害,但指的是李乾和李进两支,跟李典毫无关系。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盘桓在中原,流窜于青,徐,兖,冀的青徐黄巾目下正极速发展。

  初平二年已达到三十万,入侵兖州时达到百万。

  刘岱,鲍信皆亡于平黄巾战中。

  当然,即使是有这种客观原因,但甘心迁入荆州的,也唯有李典这种年少轻狂,且在心中憋着恨意,想另立炉灶的李氏偏支。

  而掌握着兖州真正巨大资源的李乾和李进,是绝对不可离开兖州半步的。

  ……

  “当年在巨野,李典大概曾与我说起过其族中之事,李氏虽然强盛于兖州,但与李典一支并无干系,他曾有言,若孩儿翌日发达,有助其一支成事的机会,他愿意投靠。”

  刘表点了点头,问道:“虽不是乘风的李进和李乾这两大豪强,但毕竟也是李氏一偏支,且听你之意,他似是与你为友?那他若愿来,便来吧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