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八十一章 受压制的商业_资本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唐?”李愔听到王安的话有些不明所以,“封爵是我大齐的内政,关大唐什么事?”

  不过王安却是摇了摇头,放下手中的茶杯道:“陛下的话只说对了一半,若是放在以前话,给一些贡献颇大的平民赐予爵位的确是我大齐的内政,哪怕是大唐也无权干涉,但是陛下有所不知,昨天我收到长孙大人发来的一道公文,内容是关于两国商人流动差异的问题。”

  “哦,房相去世后,长孙无忌就成为父皇之下的第一人,他的公文可是份量十足,不过这个‘商人流动差异’是什么意思?”李愔听到这里,露出一副十分感兴趣的表情道。

  本来就是李愔不问,王安也打算找个时间,将长孙无忌公文中的内容向他转述一遍,只是因为昨天才收到,所以还没来的及,现在刚好和李愔闲聊到这个问题上了,所以王安也就将所谓的商人流动差异解释了一遍。

  严格意义上的商人,是指那些不从事生产,只负责买东卖西,从中赚取差价的人。不过现在随着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人转而投资工业,开办各式各样的工厂,另外还有些人投资种植园,以种植各种经济作物牟利,因此这些工业主和种植园主们也可以算是商人的一分子。况且相当多的商人都是横跨数个领域,不但自己开工厂或种植园,同时也负责销售,因此商人的定义已经扩展了许多。

  说起来大唐立国多年,人口也是大齐的数倍。而且当初李愔也是在大唐推动工商业的发展。直到十几年前才开始将重心转移到台湾和南洋等地,所以无论从哪方面讲。大唐的工商业都应该比大齐要强才对。

  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在李愔还没有立国之时。他的财政收入就已经超过了大唐,台湾和南洋等地的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在工商业发展上,却是一日千里,现在除了像丝绸、瓷器等一些传统行业无法与大唐相比外,另外像钢铁工业、纺织业、玻璃工业等新兴产业,却都已经反超大唐。

  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倒不仅仅是因为李愔自己发展的原因,而是好多大唐商人在见识到台湾等地的开放与自由外。就将大唐的一些产业慢慢的向外转移,开始时还看不出什么,但是时间一长,那些从大唐转移出来的产业就相当恐怖了,直接造成了台湾等地的工商业以爆炸式增长,而大唐的工商业却是不增反减。此消彼长之下,大齐的工商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超过大唐也就不奇怪了。

  本来大唐对这个问题还不怎么重视,但是在李愔立国称帝后,大齐一下子就和大唐平起平座。而且李愔也办起了一份名为《大齐日报》的官方报纸,每年都会在报纸上公开上一年的财政收入与支出,以便让百姓监督行政机构的能力。也正是通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