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止是韩公廉那么简单_走进不科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认知有些出入。

  如果只请了个韩公廉,对方能理解公理那姑且还好说。

  但要是出现了卡顿疑惑,整个天文望远镜的‘复原’过程,就很可能出现延迟甚至停滞了。

  随后他仔细回想了一番自己认识的数学家,过了小半分钟,他忽然眼前一亮:

  “小王,你所说的数算知识,可否用文字大致描述下来?”

  徐云有些奇怪的看了他一眼,有些疑惑老苏的目的,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此事不难,毕竟小人本就是从书上看到的内容,概述一些关键点还是很容易的。”

  老苏见说大手一挥,兴奋道:

  “如此甚好,稍后你随我前往书房,撰写一封书信,寄往应天府。

  有一位当世数算大家在府中乡野结庐而居,若能说动他前来汴京助力,镜面精度必能算成!”

  看着头一次表现出如此兴奋与推崇态度的老苏,徐云顿时来了兴趣:

  “不知是哪位大家?”

  老苏沉默片刻,组织好语言,面带些许崇敬道:

  “此人姓贾名宪,师从九章推步大师楚衍......”

  老苏的这番话还没说完,徐云的眼皮便狠狠抽了一下。

  妈耶。

  居然是贾宪?

  这个古代数学史上丰碑级的人物,这个时候居然还没死?

  说道古代华夏的知名数学家,很多人的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祖冲之。

  也就是全世界第一个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的男人,比欧洲要早一千多年。

  但除了祖冲之外,华夏还有不少数学方面的牛人,并且可以划分出很多类别。

  比如以对现代数学影响力而言,秦九韶无疑当属首推。

  因为本土数学中只有他的大衍求一术和中国剩余定理,仍然被现代数学所保留。

  其余的各种华夏古代数学技术和数学工具,都是被西方数学家另起炉灶重新发明的。

  而以划时代的开创性而言。

  那么无疑首推刘徽和朱世杰,因为他们分别对应着华夏两个数学高峰上的两次巨大的飞跃:

  刘徽整理了整个秦汉时期的数学知识,奠定了华夏古代数学的整体框架,总结了线性代数的整体计算框架。

  大体上类似希腊数学中的欧几里得。

  而朱世杰则整理了唐宋以降的数学,规范了天元术的数学框架,将华夏的代数从无符号计算带入了有符号计算。

  而在三角领域中,贾宪无疑是个大牛中的大牛。

  还记得1665副本中提到的杨辉三角吗?

  杨辉三角其实就是由贾宪提出来的,所以有些人会叫它贾宪三角。

  不过由于著作失传的缘故,他的优秀思想被另一位大数学家杨辉记录了下来,因此后世才以杨辉三角为名定义了这个规律。

  另外。

  贾宪还创造了“增乘开平方法”和“增乘开立方法”的开方方法。

  也就是求高次方程数值解的一类高效方法——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