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章 一条全新的微粒轨道()_走进不科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视线在回归原处。

  赵院士他们的这次观测徐云倒是有所耳闻,衰变事例的最大极化度突破了26%,还是目前全球首破。

  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新闻了。

  不过要知道。

  在赵院士他们首破之前,国际上的最大极化度便达到了25%。

  因此他们的首破在概念意义上是要大于实际意义的,只能领先半个身位的样子。

  但眼下徐云手中的这道公式,似乎指向的是另一个轨道:

  别忘了。

  二者相近的结合能数字,实际上是徐云将y(xn+1)改成了y(xn+2)后的结果。

  换而言之。

  在y(xn+1)这个轨道上......

  理论上是存在另一个不同量级的Λ超子的。

  想到这里。

  徐云的好奇心愈发浓烈了。

  随后他再次切换到极光系统,将4685Λ超子的编号入了进去。

  片刻过后。

  一堆衰变事例样本出现在了他面前。

  微粒信息不像是其他研究,其自身是不需要太过考虑保密度的。

  因为前端粒子的研究和现代技术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异,你很难将某个微粒的发现直接扩展成某种技术,没有太大的保密价值。

  所以在发现了新型微粒或者相关信息后,发现人基本上都会大大方方的将所有信息公开。

  赵政国院士上传的衰变样本一共有37张,分成了六个档案。

  其中标注了不少的衰变参数,外加其他一些鲜为人同学看起来如同天文数字、但实际上却很重要的数据信息。

  Λ超子的观测方式是粒子对撞,而说起粒子对撞,很多人脑海中的第一反应都是‘百亿级’、‘高精尖’之类特别有逼格的词儿。

  但你要说粒子对撞机到底有啥用,不少人可能就说不上来了。

  其实这玩意的原理很简单:

  你想研究一个橘子,但你却有一栋楼那么粗的手指。

  你感觉得到它,却看不到它。

  伱想捏碎它,却发现它总是狡猾的藏在你手指的缝隙里。

  它小到你没办法碰触它,更不要提如何剥开它了。

  直到有一天你忽然来了个灵感,用一堆橘子去撞另一堆橘子。

  于是乎。

  砰!

  它们碎了。

  你感觉到了橘子核、汁液、橘子皮。

  又于是乎。

  你知道了一个橘子是这样的,有橘子核、汁液、橘子皮。

  这其实就是对撞机的本质。

  在微观领域中,橘子的汁液变成了各种带电或者不带电的粒子。

  你想要将它们分开,就要付出一定的能量——也就是两大袋橘子碰撞的力量。

  那么不同的尺度上分离物质的组成部分需要多少能量呢?

  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最少,平均在以下——eV是电子伏特,指的是一个电子电荷通过一伏特电压所造成的能量变化。

  这是一个非常小的单位,作用只人体上可能就相当与被凢凢扎了一下。

  化学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