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一章 所以说任务呢?(6K字)_走进不科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时很多人认为物理大厦已经完全建成了,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会动摇。

  后人们的任务只剩下在地面上抬头仰望前辈,高喊666就完事儿了。

  在这种背景下。

  1900年的4月27日。

  在伦敦的阿尔伯马尔街皇家研究所,开尔文男爵发布了一篇名叫《在热和光动力理论上空的19世纪乌云》的演讲。

  其实吧。

  当时开尔文的原话是这样的:

  “动力学理论断言,热和光都是运动的方式。但现在这一理论的优美性和明晰性却被两朵乌云遮蔽,显得黯然失色了……”(Thebeautyandclearnessofthedynamicaltheory,whichassertsheatandlighttobemodesofmotion,isatpresentobscuredbytwoclouds...)

  开尔文所说的第一朵乌云呢,指的是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也就是地球在以太中运动的问题。

  在人们当时的观念里,以太代表了一个绝对静止的参考系。

  而地球穿过以太在空间中运动,就相当于一艘船在高速行驶,迎面会吹来强烈的“以太风”。

  所以迈克尔逊在1881年进行了一个实验,想测出这个相对速度,但结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

  于是他和另外一位物理学家莫雷合作,在1886年安排了第二次实验。

  这也是截止到1886年之前,物理史上进行过的最精密的实验了:

  他们动用了最先进的干涉仪,为了提高系统的灵敏度和稳定性,他们甚至多方筹措弄来了一块大理石板,把它放在了一个水银槽上。

  这样就把干扰的因素降到了最低。

  然而实验结果,却让他们震惊且失望无比:

  两束光线根本就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时间差,以太似乎对穿越于其中的光线毫无影响。

  这个实验当时在物理界引起了轰动,因为“以太”这个概念作为绝对运动的代表,是经典物理学和经典时空观的基础。

  而这根支撑着经典物理学大厦的梁柱,竟然被一个实验的结果而无情地否定了,这显然是个动摇基石的现象。

  同时在后世。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也被列为了物理史上最有名的“失败的实验”之一。

  因此在那个时代,其被称为一朵乌云自然也无可厚非。

  至于“第二朵乌云”嘛......

  指的则是黑体辐射实验和理论的不一致,这也是开尔文最被误解的一点。

  所谓黑体,字如其意。

  它指的就是最黑的东西,那时候由于没有抽卡游戏的缘故,各位非酋们尚且不为人知...好吧抱歉,说偏了。

  总之真正的黑体呢,是指一个完美的吸收体。

  即它可以吸收入射到它上面的任何波长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