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七章 瞧瞧我们发现了什么?(下)_走进不科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胶子场的平衡,因此夸克会辐射出胶子,从而释放能量和动量。

  这些辐射出的胶子还会再次辐射出其他胶子,或是夸克和反夸克。

  这样一来。

  初始的刺激最终会留下一连串夸克、反夸克和胶子,然后它们又会凝结成质子、中子和其他强子。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有点类似妈妈生出了女儿,女儿又生出了妈妈——这就是渐近自由带来的混乱结构。

  接着在这种情况下。

  喷流中的所有粒子都会趋向于朝同一方向移动。

  最后加速器的检测设备会在一个狭窄的锥形空间内观察到许多粒子的轨迹,这种图像就是喷注——直白点就是吃多了华莱士后喷射战士的形状。

  又因为能量和动量是守恒的,所以喷注中所有粒子的能量和动量加起来,就是初始夸磕能量和动量。

  喷注对物理学家来是一份完美的礼物,因为它们编码了有关初始粒子能量和动量的信息。

  某种意义上来,喷注就是这些粒子的化身。

  在原本历史郑

  三喷注的发现出自丁肇中先生之手,时间在如今的十多年后。

  当时丁肇中带队在阿普顷国立布鲁海文实验室发现了发现了一种新的基本粒子,这种新粒子十分独特,不带电,寿命比近些年来相继发现的新粒子长1000倍。

  于是丁肇中便给它取名为J粒子,J和丁这个字很接近,其意不言而喻。

  这个粒子在被发现的同时,也验证了盖尔曼在1964年提出的夸克模型的正确性。

  另外很巧合的是。

  同样是这一,斯坦福直线加速器里奇特组也发现了新粒子,命名为ψ粒子。

  更有意思的是这两种粒子其实是同一个东西,不过两组人马倒是都谦让地不愿争取名次与命名权,反而改用对方的命名称呼这个新粒子。

  于是这个粒子至今仍被称为「J\/ψ介子」,是唯一拥有两个字母的粒子,丁肇中与里克特也于1976年共同获得帘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另外既然提到了介子,这里再个很好玩的笑话:

  你百度搜索【介子是不是基本粒子】这个问题的话,会发现答案居然是【是】。

  更好笑的是你点进答案,赫然可以看到一句话挂在最前边:

  【介子由一个夸克和一个与之呼应的反夸克组成,它们通过强相互作用力连接在一起形成了这种复合粒子】——最后这个四个字不觉得刺眼吗

  这年头某个浏览器真的是越来越离谱了,又流氓又反智,简直和视觉华夏有的一拼。

  视线再回归现实。

  当然了。

  丁肇中发现的J粒子对撞能级是3.1GeV,远远超过了现在这台串列式静电加速器的量级。

  因此现在朱洪元他们肯定没法找到具体的粒子,只能发现现象。

  但是别忘了

  朱洪元他们此时已经有了层子模型的雏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