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四十七章 于敏构型....问世!(下)_走进不科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才是氢弹的命脉!

  研发过氢弹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氢弹的逻辑结构呢,其实就是在反应设备的内部装上小型原子弹,原子弹经过核裂变爆炸后会释放出大量热量和中子。

  随后氘化锂6迅速分解成氘和锂,锂又和中子结合产生氚。

  最后氚和氘在极高温下发生聚变反应,氢弹爆炸。

  但如果你真的按这个方法搞是搞不出来氢弹的,隔壁的三个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为这个步骤最关键的地方不在于氚和氘的生成,而在于氘化锂6怎么分解成氘和锂——这一步就要用到气体助爆了。

  初级的气体助爆就是将高压氚气体装在核弹头里面的一个小气罐里,只有在需要启动核弹头的时候,才由人工将其导入核球内部。

  一般情况下。

  1.5克氚参与反应,可以在4.5千克钚制成的典型小型裂变扳机里放出直接让120克钚裂变的中子,第二代中子就会让660克钚裂变——这是普通原子弹的气体助爆。

  想要聚变的话也简单,直接加量就行了。

  这一步就要用到高压氚气体,而氚的半衰期是12.5年。

  也就是成品过了12.5年,氚只有以前一半,另一半衰变出氦-3,内部的一个中子会变为质子加电子又结合成氕。

  最后就是氚一半,氘和氕各25%。

  氚密度一半,反应速度变为1/4,加上一半的中子会被氕氘吸收掉,中子密度变为1/2。

  最终反应速度和威力会变为1/8以下,而且很可能炸不响。

  但如果平时不注入等需要的时候再注入氚的话,需要的时间和操作就很复杂了——这才是海对面无法长期储存氢弹说法的由来。

  而大于构型则直接不需要这一步,自然维护起来就会简单很多了,。

  所以看到这里,想必很多人应该就能明白了。

  没错,无论是兔子们还是海对面还是大毛的氢弹,确实都要用到氘化锂6。

  但这玩意儿的概念只相当于CPU,大于构型和T-U构型的差别则是辅助CPU的散热。

  散热你可以风冷也可以是水冷,水冷又分成240和360,这里头的说头多了去了

  那些所谓的科普则是指着氘化锂6这个CPU大作文章,说什么不管是13490还是12490都用了因特尔的处理框架——可谁tmd讨论CPU了?

  应该讨论的明明是不同散热对同款CPU的压热效果好不好?

  当然了。

  虽然那种科普属于典型的偷换概念避重就轻,但只有兔子们有氢弹这种说法倒也确实是错误的。

  如今无论是海对面还是隔壁的大毛都有氢弹,只不过氚桶不是满配,10个锅只有两三个盖子——除了执勤的战略轰炸机和潜艇。

  一般情况下不值班的氚桶外加原子弹的中子源都会常年放在仓库,轰炸机部队的氚桶其实也是谁上天谁满配,不上天就卸下来。

  只有兔子们有氢弹的说法很大部分要“归功”于金灿荣教授,他曾经在一次讲座中笑谈:

  【华夏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还保存有30枚可使用氢弹的国家】。

  他所说的氢弹其实指的应该是三相弹,再往前则可以追溯到海对面销毁最后一枚二相弹的新闻。

  依旧是用显卡为例,三相弹是40系显卡,二相弹是10系显卡。

  如今海对面把自己的10系显卡丢了换上了4080,虽然性能上和咱们的4090略有差距,但你显然不能说海对面不用显卡了

  奈何估摸着这位老爷子也不懂三相弹和二相弹的区别,光看到海对面说了句“俺们把10显卡丢了”就以为他们直此不再使用显卡,于是谣言就越传越开了。

  请收藏:https://m.youshu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